佛弟子文库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大安法师  2018/07/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感就愈加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德国)

康德身为一个影响西方的伟大的哲学家,他谈到一个观点,就是以道德作为自律性、普适性的原则,一定要有两个假设。

这两个假设,第一是灵魂的不朽,第二是上帝的存在。一个伦理学的体系,道德能在实践理性当中得以展开,一定要有这两个前提,没有这两个前提,道德体系一切都是空话。

为什么?你的德行能不能得到一个相应的福报、福德,这是要靠灵魂不朽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然而你的道德行为,得到的那种反馈,有没有绝对的公正性,是要假定有一个掌握这种赏罚机制的上帝的存在,才有可能实施的。

实际上,康德的这两个假设,在我们东方的道德学说当中,尤其在佛教的道德理论当中,是完美地给它解决好了。

我们东林寺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他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三报论》,就是说行为的善恶是有因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且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所展开的一种因果法则。

另一篇文章是《形尽神不灭论》,就是说我们这一期的肉体消失后,神识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神识不灭。就好像火种,这堆柴火烧完了,这个火又在另一堆柴火里面。也就是说,我们这一期的生命载体结束之后,又会找到另一个生命载体,这就是轮回的观念。

康德的两个假设跟慧远大师这两篇文章有惊人的相似。这个“形尽神不灭”就是“灵魂不朽”,那康德只不过是用了一个“灵魂”的概念,我们佛教用了一个“神识”的概念。不灭,就是不朽。

上帝的存在,为什么要施设上帝的存在?就是要有行为公正的回应!那么公正回应,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你种下什么种子,在今生得什么果实,它是一丝不爽的,一定是极为公正的。

这样,我们做这种考察之后,我们才发现,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们的道德依据,就是因果,就是轮回!在我们的理论体系当中,如果缺少了因果、轮回这两块基石,就可以说一切的道德理论都是苍白的,都流于空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

憍梵波提尊者——受天供养第一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宿生为牛,食已转哨,故受此名。...

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帮助脱离轮回吗?

常有人说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

买果子

古时候有位大富长者,家中流行风寒,惟有形似槟榔的庵...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冒充出家人之果报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

面对五浊,我们负有责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

【佛教词典】业缚

【业缚】 p1216 瑜伽十八卷二十三页云:云何业缚?谓乐...

【佛教词典】出世心

相当于无漏心。即出离俗世之菩提道心。成唯识论卷二(...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

妙华法师追忆「佛门三铁」

性空法师 大约是九五年前后,性空法师到中佛协,要求收...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这句名号总持一切法,叫万德洪名。念它的时候,我们真...

学佛人不必不食油盐

不必不食油盐 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诚实的商人

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

慈舟法师《八大人觉经浅释》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但是归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