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门礼仪简要问答

云乡法师  2012/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天还没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须这么早起床吗?

云乡法师答:是的。早起床,这是佛陀的教导。佛陀在《遗教经》上说过:“汝等比丘,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所以,我们应该早起,勤奋修行。

问:皈依共修和听佛学讲座时,中途有事能不能退出?

云乡法师答:听法或共修的时候,最好先把要紧的事情提前处理好,这样也才能心无挂碍地闻法或修行。如果中途实在有事,可以静静地从后面退出,尽量不要妨碍与惊扰他人。

问:每次上殿礼佛之前,是否应该先烧香?

云乡法师答:这倒是不一定的,一般的居士进到大殿,不一定要先行烧香,在偏位上恭恭敬敬地礼佛三拜即可。

问:进入大雄宝殿,应该走正门还是走偏门?

云乡法师答:进大雄宝殿时一般情况下都是走正门的,不过有一个规定动作,即是要从门的一边进入,从左边门边进门就先迈左腿进去,从右边门边进门就先迈右腿进去。出来时也是一样的迈腿法。

问:听说在寺院里迈门槛应该“男左女右”,男众先迈左腿,女众先迈右腿,是吗?

云乡法师答:这个也不一定。就像刚才说的,看你是要走哪一边,若是走左边就从左门边迈左腿进去;若是去右边就从右门边迈右腿进去。

问:可否将出家人一概称呼为“法师”或“师父”?

云乡法师答:是的,见到出家者无论是认识不认识,在称呼时,都要恭敬地称呼为“某某法师”或“某某师父”。

问:可以当面请问出家师父的法名吗?

云乡法师答:出家人的法名可以当面请问,但不可以直接问法名,而要恭敬地问:“请问法师,您的上下如何称呼?”

问:是否应该跟每位路遇的出家人打招呼,可否跟不认识的师父擦肩而过?

云乡法师答:作为一个居士,见到任何出家人都要恭敬合掌以表示问候,打不打招呼倒不是很重要,跟不认识的法师仅仅合掌表示问候即可。

问:向出家人请教问题时,是不是应该跟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

云乡法师答:这是必要的常识,居士向出家者请教佛法,最好保持适度的距离,不可太近,但也不可太远。

问: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顶礼出家人?

云乡法师答:出家人也在礼佛时,或诵经时,或禅坐时,或经行时,或睡眠时,或说法时,或饭食时,或沐浴时,或劳作时,这些时候都不宜礼拜。

问:过堂时,是否完全不允许说话,小声说可以吗?

云乡法师答:过堂吃饭的时候是完全不许出声说话的,小声说也不可以。要说到饭厅外面去说。

问:对一些经文和偈颂不熟悉,念诵的时候跟不上怎么办?

云乡法师答:这也没有什么,多念,慢慢就会熟悉起来。

问:禅修时,不适应打坐姿势,腿疼得厉害,能不能因此中途放弃?

云乡法师答:腿疼就尽量忍耐,实在忍不了就换一换腿。人身难得,修行不易,有机会修行就要好好地用功努力,不要轻易放弃!

问:没有皈依,能否先受菩提心戒?

云乡法师答:这是不可以的,受持菩提心戒一定要先皈依才好。

问:参加法会是否应该先穿上海青,为了赶时间,可否在殿堂里穿、脱海青?

云乡法师答:如果已经置备了海青,最好参加法会之前就穿好再进殿堂。在殿堂里是不可以穿或者脱海青的,这是不礼貌的一种表现,是极不如法的,应该尽量避免。

问:法会未开始之前,可否用这段空闲与周围的同修聊天?

云乡法师答:法会未开始之前,我们应该保持绝对安静,这时可以先静心地念佛持咒或者思维法义,法会休息时聊天说话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表现。

问:传灯法会上,不小心把别人的灯弄灭了,是否有罪过?

云乡法师答:传灯法会时不小心熄灭了别人的灯,可以马上帮忙再点燃,并无罪过。

问:晚上休息时,躺下后可否跟同修交谈?

云乡法师答:晚上已经熄灯休息,就应该安静,尽量不要说话,以免影响他人。

问:半夜睡不着,可否从寮房里出来,在寺院中散步?

云乡法师答:深夜在外行走多有不便,最好不要出来!如果睡不着,可以心中默念佛号或者持咒,或者修数息观。

问:在寺院里睡眠都要用“吉祥卧”的姿势吗?可否翻身?

云乡法师答:睡觉时最好是吉祥卧而睡眠。若是觉得不舒服,翻翻身也没有什么关系,但应该练习着用吉祥卧的姿势。《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四卷上说:“如是卧时,身无掉乱,念无忘失,睡不极重,不见恶梦。”可见,右胁吉祥卧对于我们修行者而言是有极大好处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突遭不测,这种情况还能往生吗

问: 顶礼法师!弟子突然想,虽然平时也发愿念佛求生净...

疑心生暗鬼

问: 我的岳母刚刚在三个星期前因病往生了。之前,都有...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推荐】圆因老法师《放生问答》

1、问:什么叫做放生? 答: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教与人生

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

果公上人语录

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

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

【佛教词典】尸陀林

梵名 ?ītavana,巴利名 Sīta-vana。又作尸陀林、寒林...

【佛教词典】第三禅

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禅天,此中共有三天,即少净天、无...

在不生不灭处相见

云岩昙晟生重病,道吾宗智问他:「离此壳漏子,向什么...

半碗稀饭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

业障发现的公案

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

龙树菩萨:赞般若波罗蜜偈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

星云说偈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口业的四种

佛教把口业分为四种:恶口、两舌、妄语、绮语。 恶口...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前面讲到桥陈那比丘知道:原来三界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往生

业性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一点,我看智者大师讲到忏...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和敬为先》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从上海带了一串香蕉回家。...

瞎子老鼠

一户人家在搬家的时候,发现杂物堆中有两只老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