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大安法师  2018/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一个修行人从初发心到圆成佛果,一般从通途来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福德、智慧修行。

但如果你能够修行念佛法门,以信愿感通佛力,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为自己的功德,就不要自己再进行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了。这就是“不用三祇修福慧”。

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就能出乾坤。“乾坤”是天地,就是生死轮回——三界。

那从通途的教理来看,出三界一定要断见惑、思惑。见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如果有一品没有断,都出不去。这个过程动经多少劫,要修种种的方便,要修四禅八定,还得要修九次第定,断尽之后才能够出乾坤。这是靠自力——如蚂蚁上高山——的难行道。

那么净土一法以信心为方便,只要念这六字,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我们的神识一在这个莲台上,就弹指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不在三界里面,他就跳出了五行,跳出了三界。这就出乾坤,这就是易行道。这桩事情一般来说,很难相信的。如果你一品烦恼都没断,怎么能离开三界呢?

但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哪怕是个业障深重的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有断,只要具足信愿持名,感通佛力就能够出三界。这在道理上有时候让人很难理解,但这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金口所宣,而且是处处宣说的这个难信之法。

佛是成就大慈悲之人,佛是一切种智者,佛无量劫以来不会说一句假话,所以他处处宣说这个法门的殊胜,也绝对不会打诳语。

无论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只要兼带宣说净土的经论,都明明白白的把这句“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的意思,表达地非常明晰。

这些经典还存在,大家都可以去看得到。圣言量是值得我们仰信的,虽然目前靠我们浅陋的知见还不能理解。但是佛从他大光明藏流现出来的净土之智慧灵文,就是我们末法众生出离生死轮回的一条康庄大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

一切菩萨成佛,他的依据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一切菩萨...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

念佛也是开发智慧的胜妙方法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

弘一大师也崇信念佛

弘一大师以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

离开地狱的唯一生路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点就往生这一点,是全靠佛力。这是净...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

长相的庄严与否,跟善恶业力有直接相关

请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

【佛教词典】四家

(名数)地持论七说四家:一般若家,二谛家,三舍烦恼...

【佛教词典】磬

(物名)梵语犍稚。译为钟或磬。犍稚与磬,质形虽异,...

印顺法师《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一、叙起 财富,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国有的和私有的...

《地藏经》最能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地藏王菩萨的法过去讲的人很少,一般人以为《地藏经》...

少年学佛之本

注重躬行,检点身心 少年学佛,必须要敦伦尽分(即实行...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

慧律法师《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

名誉不足惜,道德无可崇

人之处世,贵真率耳!德莫德于真,贼莫贼于伪。古之圣...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雾霾的源头就是「无明」

眼下北京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笼...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发愿。我们心中都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