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时听闻到佛号,就一定不堕三恶道吗

大安法师  2020/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时听闻到佛号,就一定不堕三恶道吗

问:《地藏经》中说“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而实际上,根据助念现场案例,很多被助念的人堕恶道,即使某些案例判断得不准确,那么是不是所有人,无论什么根机、什么善根的人,只要临终时听闻到佛号,就一定不会堕入三恶道呢?还是说要具足信受之心呢?或是需要具备其它什么样的心态因素?如果要具备,那《地藏经》中为什么不说明呢?

大安法师答:首先你对大乘经典佛说的文句要有信心,虽然现在我们的智慧还到达不了理解到位的情况,但是你不要有那么多的怀疑。

你去探讨这些也是可以,你谈的这个佛的名号的功德,念一佛的名号,功德无量。你首先相信这句话是佛说出来的,佛是一切智人,他知道念佛的功德就是无量。念佛的功德无量,这就特别指出临命终时,这些未来的众生,如果是天,或者人,或者男人,或者女人,他们在出生的时候或者死亡的时候,“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这句话你不要去怀疑了。

你念佛,这里的念肯定是包括信的,你真正相信了这尊佛号的功德,你用至诚心念了这句佛号,就不会堕到三恶道,他就有这样的化解你三恶道种子的功能。无论是从圆顿的道理来看,还是在现实的例子来看,这一定是千真万确的,你不要去怀疑。

你不能说现场很多被助念的人堕入恶道,你凭什么说被助念的人堕入恶道呢?被助念的人他有种种情况。这里要知道“但念得一佛名”,就是他念佛是具足深信切愿去念佛的,是用信愿来庄严这句佛号的,这是前提。

如果这个被助念的人他不是用信愿来庄严这句名号的,那没有信愿,这句佛号很难进入到他的内心深处去,那就是泛泛悠悠,如油跟水的关系,当然他就该到哪儿去还到哪儿去。

但如果他具足信愿,这句佛号就在他的阿赖耶识深处产生作用的话,就一定不会堕入三恶道。所以你说一定不会堕入三恶道,还确实要具足信受之心,你没有信心,那是入不进心里去的,是这个道理。

那为什么《地藏经》中不说明?佛的经典那是微言大义啊,他不可能一句经文讲一大堆经解,这个解释的工作就留给了这些菩萨和祖师他造论、他注疏,去解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

【推荐】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问: 请问在生活工作中精进修行,甚至不倒单,可以不?...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法介绍给家人

问: 弟子一接触到净土法门,就欢喜信受,并想方设法...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佛也有寿命的吗

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问: 师父慈悲,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净界法师答...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

【佛教词典】无上轮

(一)指无常轮。系三轮之一。无常如轮之坚厚,破之不易...

【佛教词典】玄藻

刘宋时代比丘尼。生卒年不详。吴郡(江苏)人,俗姓路...

喝水也有学问,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导语: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

我每次讲呼吸的时候都讲到,呼吸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苦难到来时,这时候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

放生要随缘,不要预定

人毕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会被一些名利蛊惑,从而做一...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

圣严法师《现在最重要》

有人把禅修形容作跟自己约会。开始的时候,是有这么一...

什么是十信位

接着我们来看看菩萨的果位。这个菩萨的果位是根据《菩...

毁谤某一个法门,其实是障碍你自己

在净土宗这一块,它偏重在空观的智慧。对于利他这一块...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

念佛没有巧路,靠的是老实念佛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真实的唐三藏--玄奘大师

曾经统治古代印度的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

见性是离一切相的,没有寂静相,也没有扰动相

我们看第一个,开合宝掌来证明客人跟主人的道理。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