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大安法师  2022/10/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持志久远。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寒。修行一定要发长远心,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就开示陈定耑:“你父子俩能奉行教诲,来专修念佛往生一法,这是极为难得的一桩事情。”百千万劫难以遭遇。“但是走上了念佛这条道路,一定要持志久远。”就是保持这种修道的志向一定要长久,不能中途后悔,退转。

在无量劫的轮回过程当中,我们今生哪怕用一生——六十年、八十年的时间,来专心办念佛住生求出轮回这桩事情都是值得的。“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是老实地念佛求生净土,不要生起其它的念头。”其它什么念头呢?比如感应。“动不动想求感应,想见到什么,想得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修行过程当中他需要一些好像不同寻常的东西,这就是求感应的心。再就希求世间人天福报的念头,这些都要把它放下。

要把持戒念佛、求生净土这样的修行,落实在自己的心行当中。这样的修行就如同阳光、空气——我们离不开一样,就好像每天都要吃饭穿衣的平常事一样。要把念佛做为像吃饭一样。有人会说:“吃饭有什么稀奇呀?”吃饭是没有稀奇,但不吃饭你试试看——你就得饿死。念佛有什么稀奇?念佛是不稀奇,但不念佛,你的法身慧命就永远地沉沦了。

所以,虽然是不稀奇、很平淡的事情,但它是离不开的。日用之间离不开的东西,实际上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东西,但我们往往把最重要的事情忘了。不念佛我们就永劫地沉沦,其它的东西都没有关系。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子,这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要把它做为日常生活穿衣吃饭来对待才可以。一辈子都得吃饭,于是一辈子都得念佛,要发起这样的长远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何等众生具备往生净土的资格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

把握当下,珍视生命

上海市外滩于新年之际发生的踩踏事件震惊了全国,36条...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问: 至心信乐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我们讲十八愿...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做国学老师,算不算学习外道经典呢

问: 末学是受过五戒的佛弟子,想去学习国学,做个国...

长寿短寿不都是在做一个梦吗

请看下面第七段:学道当明心。 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

【佛教词典】明得定

谓于菩萨四加行位(四善根)中暖位所得之禅定。此禅定...

【佛教词典】异熟三义

【异熟三义】 《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载,异熟一词有三义...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

佛教徒能否养宠物

对于佛教徒能否养宠物这个话题,有很多人都可能思考过...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林则徐:名垂青史的佛门弟子

稍懂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林则徐(1785~1850年)是...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训练心

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

人为什么会瞋恨

由于他有欲望,当这欲望满足的时候他很得意,当这欲望...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

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

十信位 所谓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