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大安法师  2023/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小乘法。得出这个观念的人大概是他认为:一个大乘的菩萨行人应该要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地度众生,你现在只是发愿求生净土,好像是只顾自己的安乐,不去救度众生,是自了汉。他不知道发愿求生净土的人是为了成佛度众生的。

说有大悲心要在世间度众生,这要看具体是哪一类菩萨。如果是已经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可以在三界当中生生世世度众生,没有问题。还有一类是凡夫菩萨,他要常不离佛,等到无生法忍的道力成就,他才可以在三界去度苦众生。

否则,他自己的烦恼都很深厚,业障很重,自己又没有忍力,凡夫的妄心容易被五欲六尘的境界所转。财色名食睡一现前,就会被系缚,一系缚,造业,就会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自己都度不了自己,怎么能度众生呢?所以,对没有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想在五浊恶世度众生,无有是处。这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所得出的一个万世不刊之定论。

所以念佛求生净土,成佛再来度众生,这跟小乘的法义完全是不一样的。小乘是什么?“乘”是车乘的意思,这个车乘比较的狭小,只度自己不度众生,所以小乘属于上座部声闻教。声闻乘狭小,大乘广大;声闻乘只为自己了脱三界之苦,大乘还要兼度众生,自他二利。大乘经典广说大乘和小乘的差别。大乘摩诃衍广大,犹如大海;声闻乘狭小,就像那个恒河水。恒河不受大海,但大海能包容恒河以及其他的众流。

从《法华经》来看,《法华经》就谈到与会大众很多的声闻弟子。前面谈《方便品》,然后谈《譬喻品》。《譬喻品》谈三界火宅,透过三界火宅的比喻,以羊车、鹿车、牛车来引火宅众生出来,然后给这些出来的弟子们大白牛车。所以三乘法是方便施设,在法华会上是会三归一。那透过这样的一个讲法,就到了《信解品》,叫第四品《信解品》。佛的四大弟子——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和摩诃目犍连,闻佛所说的这个由一乘法开三乘法,以及听到佛为舍利弗授成佛之记,马上也对一乘法生起了正信了。所以这四个弟子就对佛禀白自己的深切地感受。

其实,佛在以前的法会上也说过大乘法,但是这些声闻弟子自己认为已经到家了,已得涅槃了,他就执著小乘的那个空、无相、无作,来契入到破人我空的偏真涅槃。他认为到家了,所以他就不想再去学什么了。所以对大乘菩萨法,心有法性、种种神通,以及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内心不好乐、不欢喜。在法华会上,他终于知道了,原来大乘摩诃衍是佛的度化众生的终极目标,最极的慈悲。

从这个表述来看,净土法门是菩萨所修的法门,不是小乘行人修行的事。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小乘的教法当中只是说三千大千世界里面的事——现在有释迦牟尼佛,未来有候补的弥勒佛——就没有像大乘经典,特别是《华严经》,说整个法界无量无边的不可说的微尘数的佛刹,一一刹土又有诸佛在那里度化众生。是唯有在大乘方等经典当中,广谈十方佛国,而且在所有的佛的净土当中,千经万论都指归西方净土一门。

所以在天竺、西域修小乘教的,都不相信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不相信有念佛往生的这个事情。唯有学大乘佛法的,才修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事实,反而说修净土的是小乘法,是大乘行人所不为的,这恰好是迷惑颠倒了。

《劝修净土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希求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种贪心吗

【原文】 客曰:弟子忆昔念佛,被人呵云,修行之人,当...

路边的「阿弥陀佛」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问: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大安法师答...

一念的皈命决定可以得救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

正如法师《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

问: 弟子工作特忙,暂时还未入佛门。这次来参加夏令营...

至心精进乃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

至心精进乃世间事业与出世间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观...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

【佛教词典】心水

(譬喻)心之影现或动摇万象。又有染净,譬于水,谓之...

【佛教词典】受领意化

【受领意化】 p0730   佛地经论六卷十五页云:又如众...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

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

不杀生进而要放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护生,爱护一切有...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

宁可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

一九九二年,与佛光山合办敦煌古展,在筹备工作上十分...

清明时节读诵《地藏经》,以佛法利益亡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从释迦牟尼佛灭...

四空定的过失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

章太炎念地藏经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

往生则必证不退转

问: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只要得生净土,便可位登不退,...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