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梦参老和尚  2016/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地藏菩萨说,末法的众生要想超脱生老病死,学习戒定慧,修习禅定,或者学空观,应当先用占察轮观一下过去所作恶业是多是重,是轻是少,若恶业很重的人,要学禅定智慧,容易入魔。有一种是坐下来习定,是要你一天在动中能定下来,这种定才是真定。坐下来容易入定。在动中就比较难,一动起来就忘了,定也没有了。要想在动中不动心,对着境界时也不起心动念,就要常观想佛菩萨,使念头注意在一个圣号上,只要你的意识从来不动念,外面什么境界相都不被它转,这就是定。这种定能发出智慧来,世出世间的定有多种,习定的方法也很多,不论你学那种定,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心念,不被外境所转。怎样能降伏其心呢?就要达到无相,无相智慧就是空慧。又怎样悟无相境界?就是要不住六尘境界。根境俱寂,就达到无生无相。即《金刚经》上佛陀教导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由于恶业又多又厚,习定、修慧都不得利,所以地藏菩萨告诉我们应当先修忏悔法,多拜忏,《地藏忏》不是地藏菩萨说的,《大悲忏》也不是观世音菩萨说的,《三昧水忏》同样样不是佛说的,都是祖师编辑的,唯有《占察忏》是地藏菩萨亲自对坚净信菩萨说的。拜占察忏悔法,可使我们在用占察轮时很快相应,速获清净,这时你一修就能成就。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应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为什么先不修定慧?是因为此人宿世的习气很重,恶心相当的猛利,今生又造了很多新业,若修善法会出现许多障缘。如果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者是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受了戒不持戒,甚至三皈都犯。三皈本身就是戒。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这就是三皈戒。犯了三皈,就非佛弟子。如果犯了重罪根本戒,不忏悔清净,修禅定智慧是不可能的。不但你修不成,恐怕还要把你摒除僧团之外。

佛经常这样比喻,大海不容死尸,死人漂到海里,海浪一定把他打到岸上去,或者被鱼吃了。佛法如大海,若你不守戒律,不好好的修行,同样会被摒除大海之外,摒除僧团,弃于佛法之外,就不能闻法修行,本来为克服烦恼,反而被外道邪见入侵,丧失你的心志,增长邪知邪见。佛说破戒通过忏侮能救,破见是不可救的。所以我们必须先修忏悔法,忏除犯戒之过,及宿世的重罪,使戒体清净,重罪减轻,无诸魔障。

因此,罪性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罪性本空唯心造』,所以忏罪的时候一定要到达空寂。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假的,空的,没有真实可得。罪性也看成是空的,降伏住自己的颠倒妄心。众生与佛就在一念之间,要转变众生心,需发菩提心与佛相应。修普贤十大愿,念地藏菩萨圣号,文殊、普贤、观音,念三宝念念不离三宝圣号,常发诸佛菩萨之愿。我们发愿,念三宝,为度众生;求忏悔,为度众生;想成佛,为度众生;想离苦得乐,为度众生,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度众生,心往圣境上想与诸佛菩萨和在一起,这样凡夫心就转变成佛心。如果不这样,那就随着业力跑,我们现在发心出家,很难啊!这是多生种的善根,要常常忏悔,消除业障,使过去的宿业不现前,善根增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念地藏菩萨圣号,临终随愿往生佛国净土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与坚韧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梦见延寿 左君履和,二家兄之内侄,左文襄公之曾孙也。...

念了《地藏经》怎么还经常生病

有这么一个人问我,他说:法师你说念了《地藏经》,一...

【推荐】星云大师《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误伤踩死虫子怎么办?早晨起来先念这个偈

我们无缘无故地伤害众生,杀众生,你不知道。 举个例子...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诸法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生灭法。变化无常,不是常义...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

【佛教词典】光明供

(修法)念诵光明真言法会之名。行传供之式故云供。如...

【佛教词典】宝箧印塔

安置宝箧印陀罗尼之塔。依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

报恩的药材

雷音寺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请了许多郎中用了好多药都不...

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

编者按: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16141675),明末清初著...

回光返照,不随妄转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

找回幸福感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问...

由杀生宴客转为戒杀吃素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遍》载,福建浦城令...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

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才能达到满意的效...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