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达照法师  2013/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我们平常为什么不修行?为什么容易懈怠、容易堕落?就是因为我们不能真正了解因缘果报的规律。经常让自己的心沉湎在对外界的贪、嗔、痴、烦恼当中,不想从痛苦中跳出来,心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染污了;同时我们的行为也会反过来染污社会,有时候做错事情,伤害了别人,其实就是在染污社会。这样使得我们对自身的了解越来越少。

所以佛教对命运的看法,就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都会积累到今天,就像从河的上游投下的东西会流到下游,也就是说,你今天的一切取决于过去你给自己的生命注入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去努力的。如果注入的是戒定慧,是欢喜、感恩、慈悲和智慧,那么我们以后的生活慢慢地就会变得有欢喜,有感恩,有慈悲,有智慧。

很多人不懂得这种因果规律,以为佛教讲因果就是我打你一拳,你到时候也打我一拳,就这么简单。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即使是我打你一拳,你再打我一拳,这个过程也会有变化,不是注定的。那么何以见因果呢?我打你一拳,你一定会打我一拳,这是因跟果的关系;可是如果我打你一拳以后,我开始改变了,改变到最后,等你打还我的时候,被打的感觉就不同了。此话怎讲呢?

有一位居士问我:“师父,佛教叫我们相信因果,凡事都有前因,现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有它的前因,是不是要相信?”我说:“要相信!”“那我们要不要相信佛菩萨的加持呢?”“要相信!”他说:“那就很矛盾了。”“为什么矛盾呢?”他说:“家里没有米了,我带了四百块钱去买米,结果钱丢了。

按因果的说法,我丢了这四百块钱,是为了还那个捡到四百块钱的人,我前世欠他的,我丢了钱,他正好捡走,这因果就扯平了。可是钱丢了,我就会饿死,所以我赶紧求佛菩萨保佑,赶紧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念佛一感应,我又把钱捡回来了,我饿不死了!但我欠了钱的那个人还是没有得到那四百块钱,我欠了他的该怎么还他?还要不要还他?”

其实还是要还的。我们要知道,念佛能消业障,不是消业,是消业障!业是行为,所有的行为都会产生结果,结果是消不掉的。中国人喜欢用简称,说念佛消业。其实业是消不了的,而业障是可以消除的。什么叫业障呢?因为行为不谨慎,障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比如把钱丢了,丢了钱后会饿死,饿死的这个情况就是障;而通过念佛,感得佛菩萨加被,丢了的钱又找到了,生活就不成问题了,障碍就消除了。所以说念佛可以消这个障碍,而业是消不掉的。

因为你欠人家的钱一定要还,等什么时候还呢?等你有钱了才还,到时候不要说四百块,就是还他四千块,生活也没有障碍,还是照样过很好的生活,这个时候因果就可以还清了。念佛修行就是改变我们的缘,消除我们的业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妙莲老和尚:念佛就是消业障

念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

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带业往生,你不能带着重业

修净土宗,你要做两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

听经就会打瞌睡,是业障重吗

问: 有时一听经就会打瞌睡,是消业障吗?还是业障重...

净界法师: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

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

《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身如宝塔,众宝庄严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

达照法师安心妙语

(一) 1 命运和生命可以由自己来安排,每个人的起心动...

达照法师:真是可惜

就算高楼大厦倒塌了也不可惜,如果不能安住于佛法的正...

达照法师:觉悟人生三要素

要达到觉悟的人生,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三点。 第一点:...

【佛教词典】神王形

佛教塑像之一。为威严的护法神之形像。通常著有甲胄。...

【佛教词典】本尊

即根本主尊。指修行佛道所依之无始以来本有,且于出世...

「离苦得乐」的新发型

在当医生的时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后就去美容院剪头发,...

【推荐】一生念了无量数的佛号,为何却没往生

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是觉,你要生极乐世界有生极乐世界...

捕象记

久远以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精舍为天人、国王、大臣及...

空留遗憾又何用

光阴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匆匆...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高僧大德的养生之道

这里,我只谈身体的基本调和之道,并且,是总结三位高...

祭拜的食物谁能享用?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十种金刚心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第一...

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

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