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容通法师  2021/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解是无痴的核心。对治愚和痴,做种种善事是无痴的功能。

愚和痴的主要区别,愚是智力上的低下,痴则是一种无明的状态。比如世间人对情感的痴迷,觉得有情众生就应该有情有义,其实痴情就是被情所迷惑,完全沉浸在情感中,过分地执著于自我的感受。从出离的角度讲就不能有世间的情感,从人的角度讲情感也要适度,要将普通的情感替换成更高尚、更慈悲、更纯洁、更圆满的一种情感。最好做到快乐和痛苦对你来说都是无所谓,都是相同的感受,这样的情感就完全出自真实的快乐和解脱。

世间的友情,爱情,亲情固然有美好的一面,但终究还是自私的,即使有人可以为另外一个人完全地付出,也多是在享受付出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如果将这个过程换作痛苦恐怕就很难承受了。如果不对事情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清楚地了解,你就会迷于事。如果对事情的表象不能看得清楚,事情背后的道理就更难理解,所以说愚痴是极大的烦恼,作恶为业。

对于烦恼的理解多数人认为就是发脾气和嗔恨,其实贪嗔痴,昏沉,睡眠,执著色身等都是烦恼,都是自己的一种果报,不明白这些道理就是痴。

佛法和世间法对痴的理解有很大的距离,按照佛法来说笨、愚痴就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按照我们人的看法,一个人只要是贪心、瞋心不大,人也比较老实虽然愚笨一些,但还是好人,这是不对的。

愚痴就是不明因果,不明事理,有了痴之后决定贪嗔会来。他在没有能力的时候就是痴,但当有一点点可能性来了,他就要贪,也会嗔,有痴必然有贪嗔。我们每个人贪嗔痴都是具足的,痴是基本烦恼之一,只要有痴的存在,在适合的环境下贪和嗔就会随之而起,所以说愚痴可怕就在于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破戒还可以忏悔,破了见很不容易挽回

现在大家发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么样去修,形...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

三季人的故事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如何对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问: 众生习性难改,我下决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体有...

怪兽的传说

在无边无际的森林里,有一棵树冠簇密的老树。也不知从...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

人生旅途要随缘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

【佛教词典】沙门四大患

子题:日月有四患 资持记·释释相篇:“律云,日 月有...

【佛教词典】冥府殿

又称十王殿。冥界十王所居之殿宇。中韩两国常于寺庙中...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问: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大安法师答:...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愚痴无知,实在苦恼

以前在印度有一间古寺,寺里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邻近...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

藏六如龟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

北魏高僧昙鸾大师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号称菩萨皇帝的这么一位君主,就是...

【推荐】鲤鱼救子的感人故事

在乌江那个地方,有个名叫刘子胥的人。他有一个鱼池,...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

甘心忍受消业障,业障就会消失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