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解脱道的行者应依四念处而住

济群法师  2013/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念头安住呢?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应依四念处而住。

一、观身不净。凡夫虽有种种执著,但其中最执著的,往往是这个身体。很多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无非是为了这个色身的吃、穿、住,为了这个色身的调理、保养、康复。年轻人关心它是否美丽出众,费尽心思地装扮它;老年人关心它是否健康平安,竭尽全力地呵护它。但我们是否想过,这个让自己操劳一生的身体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这个身体远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值得贪著。经云:“九孔常流不净。”在我们身体上,有九个时常流淌不净秽物的窟窿。此外,每个毛孔都会分泌汗液,若不及时清洗,就会散发令人掩鼻的异味。一旦死去,这个身体更会迅速恶臭、腐烂,最后剩下一堆枯骨,化为一抔黄土。常人迷惑于色身假相,才会贪著不已。若能透视其本质,明了色身的不净和不可爱乐,自然就能减少贪著。

二、观受是苦。受,即对环境的感受。很多人觉得,人生感受是有苦有乐的,当我们患病或情绪低落时,自然是苦受。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类,难道也是苦受吗?明明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何苦之有?那么,佛法又是怎么看待这些的呢?以佛法智慧透视,这三种感受的本质都是苦的。苦受本身自不必说,大家都知道是苦。至于乐受,佛教称之为坏苦,因为没有一种快乐是永恒不变的。事实上,快乐的当下,就是在趋向痛苦。当快乐消逝时,痛苦就接踵而至了。我们饥饿时,品尝美味佳肴会感到快乐。一旦超过身体所需,快乐就转为痛苦了。如果品尝美味的本质是快乐的,应该越吃越快乐才对,事实却不然。所以,乐受的本质也不是真正的快乐。快乐只是来自某种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心理平衡,并没有实在、不变的快乐。此外,还有一类属于非苦非乐的感觉,为舍受。依舍受建立行苦,即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总之,一切感受终会归于痛苦,就像一切生命都会走向死亡这个终点。

三、观心无常。我们的心念是无常变化的。快乐到来时,不会永远快乐;痛苦降临时,也不会永远痛苦。情绪高涨时,未必长久保持;心情沮丧时,也未必持续不变。心念总是飘忽不定的,念念都是无常,时时都在变幻。认识到心念的无常本质,就不会执著于某种感觉,不会因顺境而自鸣得意,也不会因逆境而难以自拔。

四、观法无我。法,指宇宙人生的一切诸法;我,指独存、不变的主宰。宇宙一切诸法,包括我们自身,都是众缘和合而成,其中并不存在独存的实体。但众生由于颠倒无明,妄执有我。所以,佛陀告诫弟子应观法无我,从而摆脱对世间万象的贪著。

世人由于对宇宙、人生缺乏正确理解,导致常、乐、我、净四种颠倒观念。佛陀所教导的四念住,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对治这四种错误观念。通过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修习,最终能够摆脱因常、乐、我、净四种错误认识制造的种种烦恼和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

身体力行的明惠法师

古时,深山的一座寺院里,有位明惠法师,品德与道业都...

【推荐】行住坐卧中如何积累净土资粮

净土法门有理有迹。理是内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

口诵而不解其义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济群法师: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问: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济群法师答: 情,来自...

济群法师:为何有些富二代的福报能延续,有些却没落

问: 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

济群法师《出家人应当具备哪些素养》

作为出家不久的年轻僧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逐...

莫因无知而无畏

在《道次第》中,念死和念恶道苦虽然是下士道的修行内...

【佛教词典】阿湿波国

梵名 A?makā, A?vakā,巴利名 Assakā。又作颇漯波国...

【佛教词典】法界

【法界】 p0756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等说一切事法...

【推荐】善念不但救了生命,还救了人的心念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各个器官最爱的十种食物

吃饭时,还在遵照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吗?其实,你应该...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

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三种功德

第二个,我们选择极乐世界,我们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那...

【推荐】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个字

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

影响自己最大的就是「反应」

人的一生,影响自己最大的就是反应,你赞美我,我高兴...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

圣严法师《认识自己才能有所成长》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