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莫因无知而无畏

济群法师  2016/06/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莫因无知而无畏

在《道次第》中,念死和念恶道苦虽然是下士道的修行内容,但对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也很重要。以此作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发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

念死无常,是认识到人身的脆弱。关于念死的修行,必须具备三点认识:一、死亡是必定的;二、死期是不定的;三、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念三恶道苦,则是让我们认清未来道路中存在的险境。基于这种恐惧,不敢造作堕落恶道之业,进而主动寻找弃恶向善的方法。否则,就会像“无知者无畏”那样,因无知而毫无顾忌地造业。其实,这种无畏并不是真的对恶道之苦无所畏惧,而是根本没想到可能的后果,或者根本不相信这么做会带来苦果。那样的话,堕落也就在所难免。如果不能保有人身,未来就无法修行,解脱更是无望了。

所以,念死和念轮回苦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吓唬谁,而是提醒我们减少贪著,更不要毫无顾忌地因此造业。与此同时,还要寻找人生的真正归宿,寻找究竟出离恶道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皈依,也是下士道的修学重点。

在无尽轮回中,我们稍有不慎就会堕落。即使现在暂时保有人身,也是极其脆弱的,随时都会失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看清自己在轮回中的危险处境。惟有保持这种清醒,才不至被眼前名利所迷惑,被眼前安乐所陶醉。进而明确,什么才是真正可靠的,是值得依止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生命就在呼吸间

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

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

【佛学漫画】认识无常

【佛学漫画】无常...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出家出什么

如何才能培养解脱能力?应当从出离心开始。 其实,出家...

究竟什么是「我」

当我们迷失觉悟本体之后,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系列的错误...

成佛从修菩提心开始

菩萨,乃成佛之因。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从菩萨做起。或...

踏破铁鞋不如回到当下反观自照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

【佛教词典】五盛阴苦

(术语)八苦之一。人之一身,自色受等之五阴而成,其...

【佛教词典】阿底哩

(天名)Atri,天仙名。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众。秘藏记末...

【推荐】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

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原文】 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 此...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其实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在纷乱复杂、迷惑重重的世界看...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

你真的信佛吗

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

星云大师《佛教奇理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三天...

【佛学漫画】心经

般若心经,正是这至圆至顿的一真法,它直指的正是所谓...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