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想要断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

济群法师  2014/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想要断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

供养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佛菩萨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楷模,供养时,必尽己所能准备精良供品。所以,每一次供养都是对悭贪的削弱。贪是三毒之一,因为贪著,我们往往舍不得将那些贵重或自己喜爱的物品赠予他人。电器要用旧了才肯送掉,衣服要过时了才肯给人,因为它们旧了、过时了,所以对它们的贪著就不如开始那么强烈了,甚至完全没有贪著了。这种送,与其说是布施,不如说是处理垃圾,是无法得到布施的全部利益的。如果反其道行之,将贵重物品或心爱之物作为供养,久而久之,对物质的贪著自会逐渐减少。所以,供养也是破除悭贪、淡化执著的途径。

我们执著什么,什么就会成为烦恼产生的根源,成为解脱生死的障碍。佛教中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位金碧峰禅师,修行境界高深,除一个御赐玉钵外,对什么都不再贪著。某日,寿限将到,小鬼前来捉拿。禅师预知时至,便进入甚深三昧。小鬼四处寻找,不见踪影,就向土地公打探禅师去处。土地公告诉他们说:禅师有个心爱的钵,如果将钵拿来敲敲,他听到动静后必然出定。于是,小鬼变作老鼠在钵内跳来跳去。玉钵发出的异常响声,立刻牵动了禅师的心。他马上出定查看,却见小鬼扑将过来。禅师意识到此钵带来的过患,断然将钵摔得粉碎,再次入定。可见,任何一种贪著,都会将我们紧紧束缚。哪怕修行已有相应成就,只要执著未断,仍会在生死中流转不休。

我们想要断除烦恼、解脱生死,首先要放下现有的悭贪,放下对一切外在事物乃至内在身心的执著。如果舍不得付出,舍不得供养,就像荒废了上好的良田,损失难以估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贪着福果报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

不要拿「吝啬」当「惜福」

吝啬是个贬义词,惜福是个褒义词。 很多人生性吝啬,日...

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对于一个发起菩提心的学人来说,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

宏海法师:安士全书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

波斯匿王减肥记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他顶礼佛陀后便坐...

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当代居士修学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欲望

问: 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义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

亲人不理解时如何抉择

问: 若不按习俗生活,往往对亲人构成伤害,如何抉择...

【佛教词典】胜友

【胜友】 梵名 Visesamitra,音译毗世沙密多罗,唯识十...

【佛教词典】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

【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 p0520 集异门论十六卷八页...

极乐世界莲花开敷的时间

西方三圣现前,就在那一刻,我这个我,就是代表着一切...

宏海法师:弥陀要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心念虽难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

出家人为何要穿粪扫衣

修行在声闻缘觉修法的时候,要常住尸陀林,尸陀林就是...

品味痛苦,享受痛苦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

一盘青菜的味道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