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忘初心,成佛有余

济群法师  2017/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忘初心,成佛有余

教界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修学上不去。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首要的就是没有确立前行目标。或者是,即使有过目标,也因为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随着出家日久而渐渐模糊。

到最后,读书的就想着读书,研究教理,却忘了读书和研究是为了什么;做事的就想着做事,如何做好,却忘了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就像世间很多企业家,开始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挣钱。但丰衣足食后,依然忙得天昏地暗,根本没有生活质量可言。钱是挣到了,日子却没有过好,这是他们当初想要的吗?

出家也是同样。如果不确立目标,不时时强化,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习惯于这种生活。好像出家就是为了在寺院过日子——一种不同于世俗,其实又没有本质不同的生活。事实上,这种现象在教界非常普遍。

虽然在很多方面来看,这是一种清净、自在、没有压力的生活,似乎感觉不错,但这是出家的正确发心吗?我们要出离的,不仅是世俗的家,更是五蕴的家,生死的家,轮回的家。

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成佛有余”。这个“初心”,就是对学佛意义的认识,对出家目标的确立。就像我们要去北京,必须时刻关注,北京在哪里?朝什么方向走?在每个岔路怎么选择?目前已经走到哪里?只有这样,才能一往直前,顺利到达终点,否则,很可能走着走着就停步不前,或偏离方向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做事要选好目标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

永不见佛,永不闻法,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

地藏菩萨早就可以成佛,为什么永远示现菩萨相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若年轻时就信佛,是否会与生活和事业发生抵触

问: 很多人认为,信仰只是为了寻找死后的归宿。若年...

人生这笔账该算清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商者崇尚的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了解并管理这颗心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 我想大家应该有这...

无益的苦行与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门多以乞食为生并崇尚苦行。他们认为欲望...

【佛教词典】如字

(一)指 (ta,多)字;以其表示如如之义,故称如字。(...

【佛教词典】无愧心所

【无愧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中随烦恼心所之一。无愧...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了这样一则新闻:伊朗一个...

恶性须菩提

世尊成道之后,观察到大海龙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缘,便现...

我身边的素食店

半年前,小区里开了素食店,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方面是...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间利益

我们看第二个,出世间的利益。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

令人心酸至极的微瞬间

:网银是我爸帮我弄的,用的时候,发现验证信息是女儿...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

谦恭,富贵将至的表现

《了凡四训》中记载,袁了凡先生历次应试时,每见寒士...

您是尊贵的佛陀,为何也会衰老生病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陀以后,观察到佛陀身体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