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遮止身口意的十种恶行

济群法师  2018/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遮止身口意的十种恶行

善恶行千差万别,但最基本的不外乎十善行和十恶行。先说十恶行:

一、杀生:以恶心断除有情命根的相续。具五缘成杀业道:1、故意有杀心;2、杀他有情;3、他有情想;4、作杀加行,如具有杀他的一切准备;5、不是误杀。

二、不与取:也称偷盗,包括骗取、窃取、强夺、霸占、吞没等不与而取的行为。具足五缘成不与取业道:1、故意起盗心;2、对于他物;3、起他物想;4、预先有盗窃的动机准备;5、不是误取。

三、邪行:又称邪淫。具足四缘成邪行业道:1、非境:如对他人的妻子或父母姐妹行淫;2、非道:于不正道行淫;3、非时:虽是自己的妻室,但在她怀胎、哺乳及受斋戒期间行淫,也属于邪淫;4、非处:在寺中或佛塔边行淫。

四、虚诳语:又称妄语,包括自妄语、教他妄语、遣使妄语、书面妄语,或是通过默认、暗示、点头、手势等表现来达到欺骗目的,都属于妄语。具足四缘成虚诳语业道:1、以违背事实的言论去欺骗别人,如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等;2、对方理解你的意思;3、有欺骗的心理;4、对方如实接受。

五、离间语:即挑拨离间,也称两舌。具足四缘成离间语染:1、歪曲事实,故意挑拨离间他人的关系;2、有心制造矛盾及挑起争斗的语言;3、对方理解所说的内容;4、如实接受。

六、粗恶语:又称恶口,包括毁谤、攻击、讽刺、挖苦等尖酸刻薄、伤害他人的语言。具足四缘成粗恶语染:1、有心伤害他人;2、发出非爱语,如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3、对方理解;4、如实接受。

七、杂秽语:又称绮语。具足二缘成杂秽语染:1、有染污心,即带着个人目的对他人进行恭维、谄曲;2、所说语言属于诲淫诲盗,如情歌艳词、天南地北的闲谈,以及知见不正的邪论等等。

八、贪欲:对于他人的财富、地位、家庭等一切,生起不合理的希求,妄想占为己有,属于贪业道。

九、嗔恚:对于有情因恼恨而起伤害之心,属于嗔业道。

十、邪见:拨无因果,不信前生后生。如唯物论者的断见及一般宗教所信奉的常见,都属于愚痴邪见。

与十恶行所相反的,便是十善行。即不杀生、不不与取、不邪淫、不虚诳语、不杂秽语、不离间语、不粗恶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十善十恶都是依身口意三业成就的。杀生、不杀生;不与取、不不与取;邪淫、不邪淫:属于身业的造作。虚诳语、不虚诳语;杂秽语、不杂秽语;离间语、不离间语;粗恶语、不粗恶语:属于口业的造作。贪欲、不贪欲;嗔恚、不嗔恚;邪见、不邪见:则属于意业的造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屠夫、妓女皈依佛后就能不堕地狱吗

问: 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

恶口的过患

一天,佛陀为大众开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缘。佛陀说:无...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

出身首陀罗族 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

济群法师《幸福人生的原理》

前言 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何义

问: 色不异空,空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义...

学佛后会不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呢

问: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

佛教如何看待知识

问: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济群法师答: 知识对人类究...

【佛教词典】净土三十益

(名数)卢山莲宗宝鉴九谓天台智者净土群疑论云列净土...

【佛教词典】金性地轮

【金性地轮】 p0811   瑜伽二卷十页云:次由彼业增上...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出世间的七种法财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

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所谓做菩萨,就是在佛法...

今生最宝贵的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这四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

好好利用一分钟,与随意浪费一分钟,看似没什么区别,...

戴着假面具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