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现代人的健康

济群法师  2011/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您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谈及身心健康、幸福等问题。您如何看待今人的健康?

济群法师答:健康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对每一个生命来说,身心健康才是第一要务。现在,社会大众普遍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不管身体还是心理。不少人身体有病,更多的人则内心充满了负面情绪,每天生活在恐惧、焦虑、烦躁、仇恨之中。这些负面心理,比身体的恶疾还顽固,让幸福遥不可及!

过去由于物质匮乏,人们总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能幸福。现在很多人有房有车,拥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却还是烦恼重重,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可见,没有健康的身心,幸福就如同空中楼阁。

现在有不少人关注心灵健康。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教育,乃至各种灵性修养的课程都得到了重视。你们现在也关注这个问题,还是很及时的。

问:大家似乎也明白这些道理,却很难做到。比如很多人会有惰性,对各种健康方式的尝试难以持久,感觉无能为力。为什么会有这种无力感?

济群法师答: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建立一个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大家普遍生活得很不健康。物质发达,内心躁动,许多人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等,通宵达旦,作息时间紊乱。或者暴饮暴食,通过饮食来排解情绪。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力量,不断地积累,最后形成强大的惯性,成为内心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就像巨大的洪流一样,推动我们每天盲目地选择。

事实上,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我们很难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前两天我在微博上分享了三个问题:我们应该相信谁?我们还能保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吗?我们究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中?现在社会潮流发出的各种声音,左右着普通大众的选择,我们盲目追随,失去自己的判断。

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很多人没有能力去改变,就会陷入无力选择的状态:生活条件的无力选择,比如食品,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力选择,大多数人是被选择的,随大流;心理上也无力选择,被各种需求、情绪左右。可以说,很多人的生活都很混乱,情绪混乱,内心混乱,自己又看不清楚自己的混乱。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它代表着现代文明和科技文明的商业现象。正是这种商业现象,造就了今人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身心不健康的一个根源。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进行反思,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菜里面有蒜,把蒜挑出来,这个菜还能吃吗

问: 在外面吃饭,菜里面有蒜,不吃蒜,把蒜挑出来,这...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问: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 学佛...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问: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

末法时代女众比男众的成就多吗

问: 现在有人说,末法时代在家成就女众比男众成就的...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为何法供养功德最大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答:...

贪到何时方能休

贪心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活动之一,即对自己喜欢的境界...

解脱道的行者应依四念处而住

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

出家出什么

如何才能培养解脱能力?应当从出离心开始。 其实,出家...

成佛从修菩提心开始

菩萨,乃成佛之因。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从菩萨做起。或...

【佛教词典】得差别

【得差别】 p0994 俱舍论四卷十六页云:已辩自性;差别...

【佛教词典】四乘十地

(术语)大乘同性经下于四乘各说十地:(一)声闻乘十...

什么是菩萨行

菩萨行总的来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以救度众生为...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百喻经》痴人赞父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

宏海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

圣贤不怕困于陋巷,英雄不怕出身寒微

黄金藏在地下,大鱼游于深水;君子隐居于山林,乔木生...

星云大师:甘愿让人利用

我个人非常平凡,只要对佛教、对大众有利的事,我都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