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梦参老和尚  2019/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自所得如法财利喜足而住。终不希求非法财利。由此善根速得成熟。】

“不与取”就是偷盗。如果你不偷盗了,就是布施给众生无惊无怖。

人得到财富了,怕它失掉,想种种的方法保护,不被盗,不被人偷盗。他人不给,没有允许你拿的,都叫“不与取”,没给你,你拿就叫盗戒。

知道它是别人的东西,你心里欢喜想得到,得到不是用正当手续拿钱去买,而是想法偷盗,看见人家东西喜欢,生了盗心,这根本就犯了。

或是把那个物件拿到,盗戒是讲举离本处。举离本处,我想这个东西我拿开,这个东西拿到手,离开本原来的地方,盗戒犯成了。说拿起来后悔了,唉呀,我不能犯盗,再拿回去也犯了。不要没有物,在你意念上就犯了。先有一个盗的思想,知道这件东西是属于别人的,你想得到,这叫不与,没得到人家给你,讲叫不与取罪。这你要学盗戒就知道了。

误拿的,不是盗心,主要得有盗心。把这件东西看成了像自己的,这叫误盗。包括你亲属,或者你儿子的、你女儿的、你太太的、你先生的,没得到本人允许,你要拿,都犯盗,举离本处就犯。没动手,光是意念,那没犯,把盗心取消就好了。这不与取戒。

“由此善根速得成熟”,就是从来不贪别人东西,从来没偷过人家东西,由这个善根成熟。不盗戒啊。

【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不与取。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财宝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不与取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

那所有你以前做过的错恶的事,以前轮转五道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道,阿修罗没说。咱们经常说六道,人道的人阿修罗、天道的天阿修罗,三恶道都有阿修罗道,就不单列了,就五道,天、人、地狱、饿鬼、畜生,有五趣众生。在沉没的生死河当中,都在生死河流中去流转,随波逐流。

因为偷盗,不与取,而造成了身、语、意一切恶业障,因为“不与取”一戒,偷盗,但是相应地会引生你一切的恶业,乃至起的烦恼障,见作随喜的业障。

假使能远离不与取轮,十轮这一轮,把这一轮辗坏,把它摧灭了,永没有不与取的想法,永没有取不与取,没有犯这个戒,“不受果报”。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财宝具足。】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没有猜虑,就是自己的财物从来不担心。身心永安乐的,财宝永远是具足的。

【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到你临命终时,没有忧悲苦恼的逼迫你,你自己的所爱的妻子眷属常时围绕。到你临命终的时候呢,也看不到剡魔王的使者,小鬼不来拉你、不来接你。

唯见可意的调善的法,一切的德、一切真实福田的善知识,具戒的、富德的,真实具足福田的善知识,在你身边,这是你不偷盗所感的果。“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支体具足。随所生处。具大财宝。端正聪明。安隐快乐。不与五家共诸财宝。】

命终呢,还生人中。生到人中呢,你相貌很庄严,诸根很圆满,肢体具足,不残不缺。随你所生的地方啊,都有财宝,就是家庭呢,很好很富有,生活很优越。相貌也很端正,也很快乐,“安隐快乐”。

“不与五家共诸财宝”,财宝永远没有短缺,你财宝不被五家侵害。

怎么叫“五家共”呢?一个国家、一个贼,这是两种;一个是水,水淹;一个是火,火烧。说你的财产不被国家给你没收,也不被盗贼土匪给你抢,也不发火了给你烧掉,也不会发大水给你漂掉,这四种。

最厉害的是你不孝的子孙,败家子,咱们经常说败家子。五家共有,说世间上一切东西,这五家共有,就是不属于你的了,看着是属于你的,这些都可以给你败坏的。

富和贵是无常的,因此说五家共有。说有这五种灾害,自然地你心里常时不安。每个人,这是在家的,没有学三宝的,没有学佛法的,他经常地忧愁:税收太重啦,国家没收啦,犯罪了,国家就没收了;发大水啦;防不胜防的火灾啦;盗贼啦;若这四样你都躲了,你的子女败坏你的家财,你没办法的。这是“五家共”。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不与取。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世间的财宝、财富保留不住的,只有你自己修行,有道德。等你修行有道德呢,你对财宝也不贪爱了,也没有这个想法。若没有这些个灾害,不但财富具足,而且还遇着调善的法。

“具戒富德”。说是调意啊,说你意里头所有的成就了。说一切善法具足净戒、富德真实这些福田,具足这些个人,都是善知识。说具足福田、具足戒行、具足富有真实福田的善知识。这个不一定指是出家人,在家也具足的。

依彼修行,依着他,你懂得这个道理了,永远不犯偷盗。离了,离了什么呢?不偷盗,就是“不与取”。因为这一切的善恶,一切恶不作,一切善法成长。一个不偷盗,成就你的殊胜的善法业。

以此的愿力,能求大乘法,懂得大乘法的义理。修行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成就无上菩提。

【所居佛土。众宝庄严。宝树。宝池。宝台殿等。无不充备。离我。我所。无所摄受。一切具足严饰有情来生其国。】

这样子你所感的,所居的土地是佛土,生到佛国。

“众宝庄严,宝树、宝池、宝台殿等”,一切充满。偷盗属于财富,资生的工具都具足,都成满。同时,你不执著,无我,无我就无我所有,无我、无所。

【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

那这个国土就是清净的国土了,生到这个国土里,那你自身的寿命也无量,佛的寿命是无量的。

因此,佛给诸有情说法,就是成的佛果,遇着佛。

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这样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安乐,都得到成熟。

说你远离不与取的轮,所感的报,能生到佛国土、生到宝庄严,一切众宝所成的。咱们形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梦参老和尚《地藏十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

在风光旖旎的美国海滨城市,生活着一位富裕的华裔女士...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

佛教的财富观

财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资粮。佛教的各种经论中,...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别的地方

前几天,有几位女众想出家,我说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

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

记得南师(南怀瑾)说过一句话,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

不管读那一部经,都是功德无量,特别是地藏经,当你遇...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

怎样供养功德才大,这些是供养时应注意的

福报的大小是每个人修的。我们不要认为我力量不够、我...

梦参老和尚《学三皈依》

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因地时,听到五十三佛的名字,他就辗...

【佛教词典】冢间衣

又作冢间衣。十种粪扫衣之一。包裹死人,弃于墓地,捡...

【佛教词典】外护摩

护摩,梵语 homa,为火祭、焚烧之义,即投供物于火中之...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

念佛的胜妙功德无穷无尽

执持名号,一定会有功德的,而且极为殊胜,极为不可思...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地藏王菩萨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幽冥教...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

清净光明真富贵

在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之子耶舍,非常聪明且富贵胜人,...

圣严法师《演好人生大戏》

问:许多人努力了大半辈子,回首看,难免有这辈子似乎...

【推荐】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

内心的中道

中道二字,并不是指我们的身和语,而是心。当我们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