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梦参老和尚  2020/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信心啊,这个分别很大的啦。不是像我们说——“啊,我念句阿弥陀佛,我反正信佛了。”那么简单吗?因为信心不恳切的话,你念佛念得绝对不能进入、不能投入。你先把信心建立起来。若你确实是那个愿是真诚的愿,那必须得把生命、这个世界的事儿全都看破了,把自己的生命看破了,你才能生得了!如果你平时不用功,等到你临命终的时候,要想到能够生极乐世界,那办不到的。

但是《弥陀经》说,很容易了:念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就生了。那个“一心不乱”,不是那么容易的啦。如果你平日没有下苦功夫,如果你平时没有功力,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如果你放不下的话,那你就是种种善根而已了,你生不到极乐世界去。

说念佛的法门很容易——不是那么容易,也不容易。你要了生死、想断烦恼,那么容易就生极乐世界啊?你先得考虑考虑你烦恼断没断,你才能了得到啊。

我今天早晨在那儿想,我说我们要先念佛、断烦恼,你先把你这些困难你想一想。我在这给你们念一下啊,他们(指师父们)都能会、都理解的。你放下了,说对这娑婆世界啊,我先看破了,心无贪念,一点贪念都没有。就是看破了,看破就放下了,放下了念佛念得恳切,自然恳切。这个时候你没有贪念啊,你没贪念你心里头不颠倒啊。心不贪念,意不颠倒,这样你生极乐世界靠得住的。我们念佛念到一心——这是一心噢,现在我们的心三心二意。就是念佛念到一心很难!说我念佛没起杂乱思想,还不说一心了,是纯净的,这个很难。

如果是穷苦的人为了生活奔波,他怎能来念佛念到一心?富贵的人,富贵的人光享受去了,“豪贵学道难”,这也是难啊。你先把这些难都除掉。我想了很多种难。

贫穷,怎么样供养三宝、布施?“贫穷布施难”,不容易做到的。这都是念佛的障碍。我说这些难,你考虑考虑你有没有?你有,那就得加倍用功了——说生极乐世界,办不到的。

“生值佛世难。”在你生的时候,能遇着佛在世,这是难的。咱们没遇着佛在世,但是咱们遇着还有法,像普寿寺这些庙,还有这样的道场。难嘛,难当中的还有不难的了。

“得睹佛经难。”咱们现在看佛经很容易,再过一两百年呢?我是经过看佛经很不容易的。一九五零年,我想找一本《普贤行愿品》找不到了,一九五零年到一九八二年这个时间找不到一本。我后来在中国佛学院当老师,想找一本《普贤行愿品》,没有!我以前佛学院当老师的,好多佛经都没有。所以说能够得到、看到佛经,像我们这么样方便,很难啊。

“忍色离欲难。”还有家庭关系、男女关系,这是过的这个难关啊,这个关过得了过不了?还有一些贪欲的关,你能够过得了不?这是难关。

“见好不求难。”见着好东西,我一点贪心都没有,不想得到。一般的人见着好东西,想自己得到。这个也包括我们的师父都在内,看什么好东西,“哎,我想得一份。”都有这样。包括好(版)本的经书——同是《金刚经》,这个经印得好,封皮也好、字也好,他想得到这个。

这些个都是求生极乐世界的障碍啊。见到好的,说我不求啊——包括我在内,都在内。如果分配房子的时候,这间房子,有时候十几间好房子,我愿意分配我一间,我能住进去。这是“见好不求难”。

被人家羞辱不发脾气——嗔恨心。特别你们在家的人,乃至对你儿女,你不高兴了,对儿女发脾气,或对你先生发脾气——对谁都不能发脾气。这叫“被辱不嗔难”。

“广学博究难。”还有像你们办不到了,广学,就是广学佛法;学了得研究、得深入,你看了很多,不去深入学习,这非常地困难,你不能理解。就像我们说的,这些念阿弥陀佛,念一句阿弥陀佛,十个念的有一个生的没有?“很容易啊。”——这是种善根而已了,真正了生死,到临终时候生极乐世界去,这是很难很难的。

现在末法,我们想求一个善知识,很难!可能你也没有体会得到。我从十六岁出家,我也一样到处找善知识,很难很难。有些有神通,了不得,但功夫并不到家,别人瞎吹的。很多善知识,就像弘一法师,我跟他当侍者半年多,说上几句话很难呐,他不得跟你说话的。女众他根本不见,不管比丘尼或是居士,他根本不见的。他的学生、跟在身边的学生,跟了五六年,说不上几句话的。善知识难遇,遇到你也得不到的,所以“会善知识难”。

像你说我是念佛法门,像我们这些个,印光大师都是念佛的,台湾的广钦老和尚都是念佛的啊,你亲近他跟前,他就一句话:“哎,老实念佛去吧!去吧!”但是你听到你并不理解——“老实念佛,我并没有不老实啊?”但是他这话含很深的意。他们开示你,没有什么开示的。你见见他,见见就见见吧。

还有那个印光老法师,常时闭关的,我们称他为念佛的、求生净土的祖师。实际上求善知识很难的。这是“会善知识难”。

“随化度人难。”你要帮助别人,像我们师父随化来帮助别人,难啊。

我这举了好几十个难,那不说它了。你怎么样用念佛来躲避这些难、把难都消了?这些都具备了,你心里想,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往生的真信愿和福德资粮

具足信愿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讲得非常清楚:「得...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

世俗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

世俗所谓爱情爱自己吧?(虚情假意) 常常会看到很多年...

早课诵楞严十小咒,晚课诵地藏经,这样如法吗

问: 早课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诵地藏本愿经,有的人...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来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自古及今应...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度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

千万莫上邪魔外道的当

天津有个居士带来五、六个女孩子,那个天津女居士跟我...

如何参「念佛是谁」

有道友问: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你问念佛是谁?...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

【佛教词典】苦等五受

分受心所以为五受:   一、乐 领顺境相,谓适悦身,...

【佛教词典】慧海

(一)喻指智慧深广如海。因明入正理论疏序(大四四·九...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

恣意追逐功名利禄五欲,则苦患无穷

佛陀时代,有一次波斯匿王在静坐中思惟:世间上很少有...

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问: 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济群法师答: 当...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吗

问: 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大安法师答:...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

修禅的十种利益

这十种的利益, 第一种叫安住仪式。 你天天参禅打坐总...

童叟无欺的服务精神

在日本弘法之余,我与随行的徒众也会抽空上街购物,一...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