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大安法师  2019/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所升华出的伟大的菩萨精神。

首先,我们从苦谛的角度观察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他们经受着种种苦难的逼迫,概括来说是八苦交煎。在这个过程当中,众生迷失了真如的本觉妙性,追逐虚妄的五欲六尘,在这里面起惑造业,不曾有一念的出离之心,所以就永远出不了三界。是故,我们要以悲愍心发愿度尽众生。

第二,我们从集谛的层面观察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集”就是招感性。苦是一个结果,由此来追溯它的原因——就是烦恼。有烦恼才会让我们造业,造恶业才会让我们受苦。烦恼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如油入面,与生俱来,很难解决,所以缠缚着我们的身心在三界六道不得解脱。是故要发愿断尽烦恼。

第三,我们从道谛的层面来观察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一般来说,我们众生从小所学的都是世间的知识技能,目的是要找个饭碗。古人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有的学文,文采斐然;有的学武,武艺高强;有的则文武双全,一身本领。

但即便是拥有了最高级的学问或最精湛的武功,最后也不过是想要皇帝聘用自己,或者当个宰相,或者封个元帅,得到一个显赫的官职和一份优厚的俸禄,从而纵享荣华富贵,得以光宗耀祖。

当然,也有胸怀更远大理想的,那就是富国强兵,安邦定国,就是所谓的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忠臣良将,以期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古人如此,今人更加功利化,所谓“一切向钱看”,就是检验一个人所学东西是否有用的硬杠杠。

所以很多人都是为了生存去学东西,对于生命的真相、法界的真理,就缺乏闻思的机缘,尤其是无上甚深的佛法,就很少有听闻的机会,更谈不上修学了。

当一个人不能得到佛法的滋润,基本上可以说他这一世的生命是糊涂来糊涂去的,活不明白的。所以,要发愿勤学无上法门。

第四,我们从灭谛的层面观察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灭是寂灭、涅槃的意思,所谓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涅槃的境界才是生命的本相,才是我们安乐的源泉。

但我们在轮回的过程当中,迷失了本觉涅槃的体性。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们都不能去担荷了——我哪有佛性哪?他不相信自己有佛性,不相信自己能成佛。

所以只有佛教告诉我们,众生心性上是平等的。众生虽然在轮回过程当中,佛性没有减少一点;佛虽然万德庄严,佛性也没有增加一点。不增不减,大平等的境界。

如此,我们才会想到我们的生命是这样地尊严,我们学佛念佛的目的,最终是要成佛的,这是当仁不让的!所以,我们要发愿必成佛道。

愿,就是一个目的价值的建立。由这个愿,才会引导行。所以愿行,愿就像眼睛,锁定目标;行就是开步走,往目标前进。这叫行山愿海。

以行山填愿海,愿行相资才能到达成佛的宝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永不见佛,永不闻法,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

地藏菩萨早就可以成佛,为什么永远示现菩萨相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

为何说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大家经常念的《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闻名得究竟不退

我们看第三科的善根坚固。前面是讲世间的福报,这里是...

善根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

一个人的善根也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人们常常只见其...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秽土成佛与净土成佛

其实,成就初地以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简单...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场专心办道

问: 末学感觉在家人有负累,不能专心办道,希望等孩子...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佛教词典】四机

人天机、二乘机、菩萨机、佛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人...

【佛教词典】三论四释

(名数)二谛义中曰:一随名释,二就因缘释,三显道释...

星云大师《如何坐禅》

一. 如何坐禅? 一般人大都以为禅的修练,一定要如老...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

悟开法师念佛问答

问:《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

《财富宝要》--改变财运圆满财富的原理与方法

《五福德经》云:说法之人因何大富,饶财多宝?因前世...

《阿弥陀经》所被根机之信愿

四所被阶品,分二:初料简,二总收。初料简。已知此经...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佛学漫画】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将挑剔转为善用

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有个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

文珠法师《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

我们学佛,无论目的是想独善其身,作个自了汉;抑或是...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脱

引言 天在人们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美好、自在、...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