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大安法师  2011/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发无上道心怎么发?

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你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这个比较亲切一点。有时候我们反照我们身体上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种种的诸恶,这种苦难的逼迫。如果我们有一念厌苦之心,对这个苦能够厌,这个厌,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情。一般的人在苦当中他不会去厌,他要么就怨天尤人,要么苦中作乐,要么苦不以为它苦,麻木。要产生厌,这个厌是一个智慧的表达,只有有甚深智慧的人,他才会有厌出来。

所以大乘经典中,佛教我们要用佛法、智慧来熏习我们的心,才能够对轮回的苦——八苦,有种厌离心出来。那么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他厌离就有一个出离的愿望,出离到什么地方去,马上就对佛的净土产生了好乐,知道佛的净土能够快速圆满菩萨的菩提愿以及菩萨行。他发起我要到净土圆满菩萨行这样的愿,这样的心。这个心到净土得到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到生死苦海来普度有缘的众生,他能把这个心发起来,这就叫无上菩提心。所以无上菩提心,一下子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高度,有时候他很难办,那你就从当下厌离苦开始,大概还能够下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实修之要径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行持易而...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埋少年魂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

【推荐】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

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

不持戒修行是为魔业

戒为无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须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

【佛教词典】鹅珠

(传说)大庄严经论十一说: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家...

【佛教词典】身心麤重安息

【身心麤重安息】 p0678   显扬七卷七页云:身心麤重...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

十种金刚心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第一...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

净界法师: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

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

世俗女人的九种恶劣表现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

香积法味供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

【图】惟贤长老音容

惟贤长老音容,凤凰佛教摄于重庆合川。 2010年4月9日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