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2014/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个丛林的生活实际编制了许多语言通俗、寓意深远的佛教警策格言,这些格言好懂易记,而且读过这些格言就会使我们得到警示,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语行为。现分别介绍几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以飨读者。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在禅门中有三种由低而高的参禅境界,指的即是禅宗的三关。破参、开悟都是禅林用语,指的是“三关”中的初关、牢关两关。行者若能凡情销尽,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本来面目,或本地风光),则称为“破初关”,或破本参,又作见性。在见性之后,再用功修持,则不但不为“有”所碍,而且亦能不执着于“空”,此称为“透重关”,又作大死大活。此后,再用功磨炼,乃能达寂照不二、空有无碍之境,虽五欲当前,亦运用自如而不失本性,此为“透末后牢关”。一般说来,住山、闭关都是保任功夫,保养圣胎所必须的。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也日渐风行。《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

古代禅宗中流行的:“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对禅僧来说,必须等开悟后,才能有资格闭关。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否则,闭上三、五年,不是一无所成,便是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来的誓愿。除禅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闭净土关;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读诵《华严经》,闭华严关。在佛教中,有一种名为“闭生死关”最为感人,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愿于一生中了脱生死,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直到自己觉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关;如果没有把握,便誓不出关。

现在的丛林大寺院中,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一般闭关的人有两种目的:一者,为了能集中精力阅读大藏经;二者,能够顺利专修某一法门。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数月,也有数年的。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关房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所以在关房外,必须有人护持饮食、医药等事,称为“护关”。

在寺院中,有人愿意闭关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举行很隆重的闭关仪式。关主闭关结束时,寺院也举行很隆重的仪式来祝贺,并且有很多信徒来供养关主。关主出关后,随方丈到大殿念回向谒,再拈香上供。上完供后,关主必须在大殿中礼谢大众。

闭关修行能够放下杂务,杜绝外缘,是专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必须具备许多因缘条件,一者闭关者的禅定功夫,二者有寺院能成就,所以非常不容易。

这两句格言告诉修行者,闭关、住山都是开大智慧的一种方式,一位元修行人在闭关和住山之前应该具有一定的修行基础,否则,仅凭一时之兴致来闭关和住山,很可能难以持久,有时即使你能坚持下去,也会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者着魔。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这两句格言是憨山大师的话。憨山大师是明代着名高僧,他年轻时曾经做过经忏佛事。有一天,憨山大师在放焰口回寺途中,惊醒路边一户睡梦中的老人,这时憨山大师听到从室中传出夫妻的对话,说:“半夜三更走路的,不是贼骨头,就是经忏鬼!”憨山大师听到他们的谈话,深感惭愧,他从此发愿“宁在蒲团静坐死,不做人间应赴僧。”

经忏佛事原本是超度亡魂,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水陆法会、盂兰盆会等经忏佛事,既要诵经,还要持咒,更要有盛大庄严如法的仪式,所谓严道场、净三界、赞叹申诚、忏悔观行种种,均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是,近世以来,许多出家人不是将经忏佛事作为超拔众苦、弘法度众的方式,而是作为谋取资材的行为方式,那种荐亡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经忏佛事反增加了僧人造作恶业的机会,因此,近代以来,许多高僧大德都反对出家人整天忙于做经忏佛事。

憨山大师这两句格言意在提醒修行者,出家修行是为了生脱死,而了生脱死的最方便的修行方式是提起正念,精进用功。不能以经忏佛事为业,这样反而会使自己因造作恶业而堕落。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衣钵寮、客堂及库房,为丛林的基本组织,为“四大堂口”中的重要堂口。衣钵寮则典藏常住资料,维护法统。客堂管理人事,接待十方;库房负责总务,照顾生活所需。这两句格言指出了衣钵寮、客堂和库房在丛林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佛法的传承是以“衣钵”为信物,在现代丛林中也多设有“衣钵”一职。“衣钵”如同住持和尚的机要秘书,替大和尚处理机要事务,管理大和尚的衣钵,负有“信物传承”的责任。平时与汤药、书记、书录等侍者共同替大和尚“安排行程”、“侍候汤药”,处理大和尚私人事务,即做“资料存查”、“文书供应”,提供住持之需;尤其“典藏保管”常住的山志、规约、文献、契约、法物、秘笈等珍贵资料,并负责“经营会计”、“预算编制”等财务的管理。

客堂是丛林中对外开放的视窗,客堂的知客是丛林中对外交往的重要僧职,举凡信徒进入山门,或为接洽事宜、求助、倾诉,或是参观、礼佛而来,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知客。知客“接待十方”、“送往迎来”,必须掌握来客的身分、目的,给予适当的待遇。

现代许多从林的客堂具有很大的许可权。他们既负责调解僧众之间的纠纷,又负责维护佛门清规。既负责重大佛事活动的人员安排,又负责寺院中重大事务的挂牌示众。

此外,知客代表常住与“诸山来往”,同时代表大和尚“照顾外寮”、“转承上下”等。客堂在寺院中的权力很大。因此,丛林称客堂为“银客堂”。

库房总理一寺的生活所需,其职责包括:供应日用、储藏道粮、年度预算、分配单银、犒赏大众、营建修缮等。库房直接掌管着僧众的日用饮食,道粮之资,是大众修行,维持法身慧命的依赖之所。作为库房主管人的库头,必须道心纯正,爱护常住,深信因果,不拿常住之物私送人情。就像宝寿禅师那样,即使是方丈和尚派人来讨一块生姜,他也不会作顺水人情(禅门中有“宝寿生姜辣万年”之说)。

因此,“珍珠玛瑙下库房”一句,就足以说明丛林中库房责任的重大,要求后代的库房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履行库房职责,维护常住利益,让大众安住身心,用功办道,做好大众的好后勤。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这句格言提醒我们,一个修行人要想成为佛门龙象,需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俗世中也有句俗语“伟大出自平凡。”不论在家出家,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做好每一件小事。

从这句格言,我们应该知道,历代的祖师大德都是在为大众辛勤服务中成就龙象的。

佛陀住世时,佛陀座下有一位专司知宾的陀骠比丘,每天任劳任怨地工作,即使在深夜,有人前来敲门挂单,他也欢喜地提着灯笼,为其引导安单,数十年如一日,后来终于感得手指自然放光的福报,日后再也用不着打灯笼为人引路了。

在佛门中,讲究的不是世智辩聪,而是菩提道心。这种菩提道心大多是在服务众生的劳作中养成的。翻开佛教典籍,可以发现历代的祖师大德们都以苦行出身,在作务中开悟见性,例如:

雪峰禅师在洞山座下担任饭头;庆诸禅师在沩山座下担任米头;稽山禅师在投子座下担任柴头;义怀禅师在翠峰座下担任净头。还有石霜禅师的筛米,云岩禅师的制鞋,临济禅师的栽松,仰山禅师的牧牛,洞山禅师的种茶,云门禅师的担米,玄沙禅师的砍柴,赵州禅师的扫地,丹霞禅师的除草,懒融禅师的典座,印光大师的行堂等等,历代祖师的这些作为,无非都说明了工作的意义在于扩大自我,服务人群,提升生命的价值。

通过这句格言,我们应该警示自己,在修行过程中,不能贪图享受,而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事事任劳任怨,在服务大众的劳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磨练自己,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将自己锤炼成一个有成就的人。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世法是依人情的,但佛法是不依人情的,有些事情从世间情感看来是合理的,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不相合的,修行只有在超脱人情人性后,才能有道情佛性的。

佛门中这句“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作人情”,是说修行之人,宁可穷死、饿死,宁可不建寺院,没有信徒,也不可说出违背佛法的话,做出违背佛法的事。

佛门中有则着名的故事说,唐朝的从谏大师,中年出家后就从未回家,过去俗家的孩子长大了,非常思念父亲,希望能见父亲一面。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父亲驻锡处,于是千里跋涉,终于找到那个寺院,但因从小离开父亲,不知父亲的样子,刚巧,一个大和尚开门出来,他问道:“请问大德!从谏师父在哪里?”“你找他做什么?”从谏大师说,“因为他是我的父亲!”从谏大师用手一指东边说:“在那边!”孩子走后,从谏大师把门一关再也不开了。

学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里周旋,当然就会离道很远,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还重,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在佛法真理之前,甚至在公理正义之前,也要有道德勇气,要顾及大众的需要,更要坚持佛教真理,不做背离佛法的事情。只有如此,在修学的路上才能更有成就。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这句格言是禅门大德在教育禅宗学徒时经常说的话。格言意在告诉禅子,在修行禅坐之时,应当提起正念,专注于一句话头认真参究,从而破除障道的杂念,直到证得大智慧。使自己能够在禅坐中得到真实受用。

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在丛林中最常说的格言就是上面这句话。常住的一草一木都是信施之物,出家人受用了信徒供养的物品,应当精进修行,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广大信徒。从另一方面来说,常住之物是供真修行人用来维持色身,用功办道的,我们在利用这些常住之物的时候,应当像护持眼珠一样爱惜。若是不知珍惜,肆意浪费信施之物,就会遭致无尽的苦报。即如佛经所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甲还。”因此,作为一名出家人,当存“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心,爱惜常住之物,我们才能会道业日渐增进。

七、打沙弥,跪比丘,火烧菩萨头。

对于这句格言,或许有很多人会觉得疑惑,佛门不是讲慈悲吗?怎么有那么严苛的事!其实佛法正是如此,有些看似无情的教育,都是造就未来龙象的因缘。因为我们的习气使然,面临压力境界,容易心生烦恼,佛门教化的方式,就是要你去认清自己的烦恼来由,找出对治的方法,懂得调御自心,就是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真正透视烦恼,才能见到心地风光。

八、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初学修学的人,常常会在坐禅念佛时妄念纷飞。这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打得念头死,即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最终见到智慧,得到般若。对于一个修行者而言,能够修行到妄念不生的程度已经是相当不容易,当他们正在用功的时候,你若是动了他的念头,令他修行很长时间的功夫都白费了,其罪过弥山。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见到别人用功的时候,你应当生起欢喜心,赞叹他人修道的功德。如要从他们身边过时,尽量绕道而行,以免引起修行者起心动念,妨害道业。如果有事需要向正在诵经念佛或是坐禅观心的修行者请教时,应当待修行者行持完毕方可。这样,才是尊重修行者,才是不扰道人心。

九、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佛教主张戒杀素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慈悲心,增长修道者的智慧。“放开肚皮吃素菜”旨在提醒修道者,平时多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爱护一切苦海众生。

作为一个修道人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好人。现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的这几句话是对“立定脚跟做好人”的最好注释。

以上选介了几则丛林中常用的警世格言,通过对这些佛教格言的解读,不仅能使我们得到修行的启迪,而且能够得到为人处事的指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常听两种声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

迷茫时就读读这8句话

1.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

发了菩提心后,要赶紧积集这两种资粮

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

【推荐】梦参老和尚谈修行

离开纽约不到四年,这次重回纽约,我问了很多道友:有...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离了妄想,你在什么地方

初发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说你们这...

【佛教词典】生业

【生业】 p0473 显扬一卷十九页云:复有生业,谓前所引...

【佛教词典】五通菩萨

(菩萨)天竺之鸡头摩寺有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劝请弥...

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

「忍」的重要性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禅修不能被「缠」住

现在社会上一窝蜂地禅禅禅,我倒有个隐忧,担心大家被...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你的遭遇就是你的思想行为的结果

断天人贫,这个断天人贫呢,你做种种的恶事,做这五逆...

圣严法师《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

四句话揭示人生精辟而深刻的哲理

这四句话,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