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2012/08/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社会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没有好好守护菩提心的缘故,因为自私,我们宁可伤害别人,因为自利,我们宁可牺牲掉别人的权利!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人们,将会因为自己所造的恶业,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之下,形成一切众生可怕的共业,此共业的呈现方式就是天灾不断,最后甚而导致人类相互残杀,玉石具焚!世界灾难的来源,皆因人人不守五戒、不修十善而造成。现在因为人人不守持五戒、不奉行十善的缘故,所以有这样多的灾难,根本问题就在这个地方. 因为众生所造的业,世界才出现种种的灾难。所谓“起惑、造业、受报”是有连带的关系。如果不起惑,就不会造业,也就不会受报。

佛陀基本的教诫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根据佛法,众生的根本烦恼是贪瞋痴,表现在外的就是种种的矛盾与冲突。换句话说,世间的战争皆出自人们内在的矛盾-偏激的思想、不平衡的心理,表现在外的就是野战般的狂暴。烦恼的解脱就在行为上的自约束(戒)、感情上的净化(定)及思想上的纠正(慧)。

世间没有不杀生的战争,而杀害人类是人性中最恶劣的行为;战争,不论谁胜谁败,双方都会受到损失,而平民在战争中更是饱受战火的蹂躏。

既然大家都知道战争的危害,为什么还要起矛盾、冲突、战争呢?

正如我们已经提及的,佛认为“贪”是一切矛盾、冲突、战争的根本。放眼观世间,所有的战争无非都是利益之战---政治权力、土地、经济、宗主霸权等等。因为贪婪,世人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无视战争之祸害。

所以,只有消除了“贪婪”-------这个引发战争的最大祸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因此佛陀说“彼于战场上,虽胜百万人,未若克己者,战士之最上”。的确,征服自己的贪婪才是世间最上的胜利!

《本生经》记载了释迦族和拘利亚族为罗喜尼河 河水而备战的情形。释迦族和拘利亚族一直共享罗喜尼河水灌溉田地。当时旱灾连年,罗喜尼河河水不足,为了争夺河水,释迦族和拘利亚族就在河流两岸备军而战。佛陀知晓后就实时赶到而询问他们:“汝等为何聚军在此?”双方答道:“世尊!我等乃为战争而来。”佛陀再问:“汝等为何而战?”双方皆答“为罗喜河水而战。”

佛陀再问:“此水何价?”双方皆答:“水价微不足道。”佛陀再问:“汝等为价微不足道之水丧命,值乎?”时释迦族和拘利亚族皆怕领会佛陀之教诲而放弃了战争。的确,战争无法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相反的它摧毁了生命,更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应该学习容忍、尊敬不同的文化与信仰,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和平需要我们大家的力量

世界的和平或战争,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世界;世界的局势虽然不是某个人就足以掌控的,但是如果我们大家都不关心,不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那么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呢?世界的和平或战争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的。

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佛法的基本宗旨是和平,不单只是我们周遭的世界,也包括整个的宇宙。

而当发生争斗时,则‘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怀此念,怨恨不能息。“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彼人不了悟:我等将毁灭。若彼等知此,则诤论自息。这是参透无常、苦、空、无我的以德止怨之法。

佛教导我们拥有祥和的心境,就有平静的语言和平静的行为处事。如果人类的心境祥和平静,那么世界就会是和平的。

而我们大部份人的心境都是处于不安、妄想的大漩涡状态,很少在短暂和宝贵的时刻把我们的心境沉静下来。即便是圣人,“圣人的心境是很真而且非常祥和平静的,但那些时刻几乎是很少,两只手指都算的出来。”而普通如凡人,自然是很难达到和平祥和的,但即便我们的心不能完全平静下来,只要我们向这个方向努力,就有减少社会暴力倾向或降低战争的机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

佛教是如何看待离婚与自杀现象的

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佛教徒不可以自杀,如果自...

女人临产的禁忌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

阿阇世王为何还受毒疮之报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阿阇世王因为杀父而身受毒疮,...

禁火莫烧山林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

寿命第一的薄拘罗尊者

薄拘罗尊者是长相很庄严,寿命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岁...

苏东坡泣泪谏言:我哀篮中蛤

《我哀蓝中蛤》 宋苏东坡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又...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常说爱语摄众生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

念佛能改变因果规律吗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比如一个人癌症本来该受报的,诚...

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

凡夫为何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

【佛教词典】瑜伽师地论

梵名 Yogacārabhūmi。弥勒讲述,无著记。略称瑜伽论...

【佛教词典】请观音法

又称杨枝净水法。欲消除疾病,而依请观音经所修之秘法...

欲望不可无休止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

四空定的过失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

「所求皆得」的药师佛

药师经字字珠玑,一字一句都有一个法门,重重无尽。如...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一千斤的盐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

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