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苏东坡泣泪谏言:我哀篮中蛤

2016/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苏东坡泣泪谏言:我哀篮中蛤

《我哀蓝中蛤》

宋·苏东坡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

刳肠彼绞痛,过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

不见卢怀慎,蒸壶似蒸鸭;

坐客皆忍笑,髡然发其幂。

不见王武子,每食刀几赤;

璃璃载蒸豚,中有人乳白。

卢公信寒陋,衰发得满帻;

武子虽豪华,未死神已泣。

先生万金璧,护此一蚁缺;

一年如一梦,百岁真过客。

君无废此篇,严诗编杜集。

唐宋八大家中的苏东坡不但诗文俱佳,书法绘画也堪称一绝,他对美食方面的研究与喜好更是众所周知,并且写过无数的诗文如《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着名的《老馋赋》来反应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和品尝佳肴美味的丰富经验,但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因为与佛法的接触,又一方面与质朴的农夫、渔民为友,以大自然为家,苏东坡的心性有了转变,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悟,在饮食上也渐由不杀猪、羊等大型动物,进而连鸡、鸭、蟹、蛤等都在禁杀之列,有人送他螃蟹蛤蜊水产物,他也投还江中,虽明知蛤无复活可能,但也比放在锅里煎烹的好。他并恨自己未能忘味,不能吃全素,只好“勉励”自己只吃“自死物”,不为口腹操刀杀生。

在被贬黄州的那段日子,一次苏东坡去岐亭看望他的好友陈慥(字季常),途中想起前一年去陈家时,陈家杀鸡捉鸭,盛罗酒食来招待他的情形,苏东坡不忍为口腹之欲而有杀生的残忍事情再次重演,所以一见陈慥便先声明,千万不要为他杀生。之后又做了这首“我哀篮中蛤”的泣字韵诗(即岐亭五首之二),寄到岐亭劝说陈慥戒杀。陈慥读后不但接受了劝告,甚至陈慥的邻里读了这诗,都说“未死神已泣”太可悲了,受此感化,多人不再吃肉。

鱼蛤虽小,但皆有情,被烹刹那,亦痛亦惧。

【白话翻译】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可怜的蛤蜊,在篮子里紧闭着嘴,死守着生命里最后的一滴水。

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

可怜的鱼儿,在网子里拚了命的吐着水泡,只想抓住最后一丝湿润。

刳肠彼绞痛,过分我何得﹔

眼里看着它们被开肠破肚的痛苦,你的心里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

我急迫的想奉劝您(此诗是苏东坡写给陈季常的)

不见卢怀慎,蒸壶似蒸鸭﹔

可曾听过卢怀慎的故事?他因不舍蒸鸭就以酒代替。

坐客皆忍笑,髡然发其幂。

当他把壶上的巾布拉开时,席上客人都忍住不敢笑他。

不见王武子,每食刀几赤﹔

有否听过王武子这个人,他每餐都弄得到处鲜血淋淋。

璃璃载蒸豚,中有人乳白。

又常用琉璃蒸乳猪来吃,小猪身上还留着人奶的乳汁。

卢公信寒陋,衰发得满帻﹔

卢公一生廉洁简陋,死去之时大家为之伤心怀念。

武子虽豪华,未死神已泣。

武子一生虽然奢侈豪华,未死连天神都已为它的奢侈行径感到悲愤。

先生万金璧,护此一蚁缺﹔

纵然你有万贯家财,也请守护着你那颗悲悯的情怀。

一年如一梦,百岁真过客。

人生如梦,就算能活到百岁也不过只是个过客。

君无废此篇,严诗编杜集。

请君记住我所说的这番话,千万切记。

【人物与典故】

1,卢怀慎(?—716),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后历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开元元年(713)为宰相。卢怀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让,在任期间的政绩只在于荐贤举能,任宰相三年后病故。卢怀慎为官廉洁,家无储蓄,门无遮帘,饮食无肉,妻儿饥寒,生活得很贫穷。他是唐代比较清廉的一位宰相。卢怀慎的儿子卢奂在广州作太守时,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也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卢怀慎清廉俭朴不经营产业,衣服、器物上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虽然地位尊贵但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得到的俸禄赐物,毫不吝惜地给予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赴任东都去掌管选举,随身用具只有一个布袋。得病后,宋茂、卢从愿去看望,见铺的席子单薄而破旧、门上没挂帘子,适逢有风雨刮来,举起席子遮挡自己。天晚了摆饭招待,只有两盆蒸豆、数碗蔬菜而已。

临别时,卢怀慎握着二人的手说:“主上急于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对勤勉稍有些厌倦,恐怕要有险恶之人乘机被任用了。你们记住这些话!”到治丧时,家里没有留下储蓄。玄宗当时将要前往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说:“卢怀慎忠诚清廉,始终以正直之道处世,对他不给予优厚的赏赐,就不能劝人从善。”于是下诏赐他家织物百段,米粟二百石。玄宗后来回京师,在鄂、杜间打猎,望见卢怀慎家围墙简陋低矮,家人像办什幺事,就派使节驰往询问。使节回来报告说是卢怀慎死去二十五个月后的大祥祭祀,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经过卢怀慎的墓时,石碑尚未树立,玄宗停马注视,泫然流泪,诏书命官府为他立碑,令中书侍郎甦(廷页)草拟碑文,玄宗亲自书写。

2,“蒸壶似蒸鸭”是个典故。按《太平广记》载《卢氏杂说》:“郑馀庆与人会食,日高,众客嚣然。呼左右曰:‘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良久就餐,每人前粟米饭一盂,烂蒸葫芦一枚。余庆餐美,诸人强进而罢。”这个人是郑余庆,东坡记错了。所以“不见卢怀慎,蒸壶似蒸鸭。坐客皆忍笑,髡然发其幕。”

3,王武子:东晋人,常与巨富石崇夸富。

《世说新语》: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裤襬(衣罗),以手擎饮食。烝豚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王(王丞相)、石(石崇)所未知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

佛说鹿母经

佛说:过去,有一个鹿群,有数百只鹿,因寻逐水草而接...

善良被人利用,该怎么办

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更...

动物们为何流泪(图)

动物有与人类一样对爱、快乐和悲伤的感受吗?动物是否...

慈悲的力量

提婆达多虽已随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闻利养的恶...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

穷书生的传家宝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

圆因法师《将心比心谈放生》

一 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

虚云老和尚《参禅警语》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佛教词典】唯心由心

为区别大、小二乘缘起说之语。依知礼之十不二门指要钞...

【佛教词典】张幔天网

禅林用语。即张开漫天大网,令一人亦不得逃脱;禅林中...

心累之人

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心律法师:佛珠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佛,对佛学感兴趣,也愿意学佛。但...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

暂念弥陀圣号,便胜百年布施功德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

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

在诸大德高僧传里头,有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

改变一点点,命运便转好

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去找相命师求卦算命,其实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