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净界法师  2021/08/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各自解释。

一,由清净。这第一个就是说,我们希望能够成就佛的功德,你要先成就一个清净的功德。什么叫清净呢?“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在我们内心当中,要先转变阿赖耶识而成为二空的真如法性。这个阿赖耶识,我们前面也说过了,它是一个藏识,它含藏无量无边的善恶种子,生起种种的现行。这个藏识也可以说是一种我爱执藏现行识,我爱执藏。

讲到我爱执藏,当然就不能单独谈第八识,也就是说,它跟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是有关系的。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阿赖耶识是一个依他起性,它是一个因缘果报的显现。但是,在因缘果报的时候,第七意识就在我们产生的因果当中捏造一个主宰的自我出来,这种情况在《唯识三十颂》上说是“随所生所系”。

比如说,什么叫自我意识?也就是说,当你前生的生命体是一个蚂蚁的时候,你现出一个蚂蚁的色身、蚂蚁的内心的思想,这种情况叫作依他起。它本来只是一个业力的显现,但是第七意识就在那个时候捏造一个自我,以这样的环境而成为一个自我。好,那么你在这当中一直在保护这个蚂蚁的自我。等到这个蚂蚁死掉以后,所谓蚂蚁的自我消失了,你今生变成一个人,你这个时候就出现一个人的色身、人的想法。好,你就用你现在的环境,又捏造一个人的自我,又出现了。这叫做“随所生所系”。

禅宗有一个“顺治皇帝赞僧诗”,他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个地方等于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讲到前生,第二个讲到今生。前生谁是我呢?前生的我跟前生的生命体是有关系的。我们说过,遍计执是要依止依他起才能生起。未曾生我谁是我?

你前生是一个蚂蚁,你以蚂蚁为自我,但是你蚂蚁生命结束的时候,那个依止蚂蚁的自我也消失了。你父母生出你以后,你就就着你这个生命体又捏造一个自我,以人为自我。你这个人死掉了,你来生又得一个果报体,你又以那个果报体为自我。所以这个果报体的自我是变化的。

我们现在爱着自我,其实是爱着一个变化的东西。就是说,当你死亡的时候,你今生的因缘结束了,你今生所捏造的自我也完全结束了,你来生又是一个新的自我。所以我们常说一句话:情势比人强。

其实我们的自我意识是受着现在的因缘而产生的,而这样的一种妄想是要消灭的。因为我们这样的一个自我意识,就障碍我们去趋向于二空平等的法性。使令我们一直在三界里面流转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直保护、爱着一个虚妄的东西。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经常要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消灭这个阿赖耶识的我爱执藏,慢慢地趋向于二空平等的法身,这是转依的一个关键点。

我们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说要生死无惧,无所畏惧,跟这个我空观、法空观是有关系的。你一天到晚爱着自我意识,而你这个自我意识临终的时候会消失掉。你今生的自我是因为你今生的色身、今生的受想行识而引生的,其实你色身要消失的时候,你那个今生所捏造的自我也会消失,所以你会害怕。

如果你平常是住在自我,你就会感到一种很强烈的危机感。所以我们经常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心安住在这种无我、无我所的清净本性,临终的时候能够无所畏惧。因为自我消失了,我平常就没有依止自我而住。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生命的转变,第一个,你要舍弃自我、依止真如,这个是我们成就法身要做的第一个工作。这个地方是偏重在生命本体上的转变,后面五个是讲作用的转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佛学漫画】不着相

【佛学漫画】不着相...

【推荐】六根攀缘的种种境界都不是真实的

缘影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识,能够缘种种影像。缘就是靠六...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

六道的十类众生是怎么来的呢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

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形能守规则,心当然也守道

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要改变世俗的不良...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虚妄的

在唯识学当中它告诉我们说,人生的无奈来自于第八识的...

【佛教词典】库主

指禅林一般库司之称,亦为都寺、监寺、副寺三职之总称...

【佛教词典】法界三观

法界三观者,法界所观之境,三观能观之心也。   一、...

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

问: 弟子生来就胆小,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请问...

遇到逆缘要如何应对

我们刚开始初发心学佛时信心都很大,非常精进。时间久...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练心志

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做了这个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

你临终起业障那就惨了

净土宗的成败只有一句话就是你临终是不是往生,这是关...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阿罗汉目犍连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狱...

临终助念的方式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

圣贤之路八正道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位名叫马血...

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

临终后没有瑞相,能证明往生吗

问: 临终助念遇到一件颇有争议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

不要埋怨业障,资粮就在当下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对赵朴老说:我现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