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夜间经过坟墓如何克服恐怖心里

如本法师  2012/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我常夜间外出,甚至经过坟墓之处,心常惊怖不安,念佛意义何在?有效果吗?

如本法师答:人人都有他自己某方面心地恐惧不安的时候,如何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自在优闲,不惊不怖呢?释迦牟尼佛很慈悲的告诉我们在恐怖惊慌的时候,不论在山林旷野坟墓处,夜间走路,孤独之际,心怕鬼魔普现种种现象时,是有法门可奉行受持,免受惊怖不安之危,那就是八念法。念者,即是内心之存忆。

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云: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心存此八念,则恐怖即除。

一、念佛,在心里称念法身佛,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称念之名号,皆称为念佛。如果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二、念法,法力广大,通达无碍,能灭烦恼,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三、念僧,僧是佛之出家弟子,能修正道,能证圣果,为世间福田,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四、念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能遮诸恶,得安隐处,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五、念舍,舍有二种:施舍,能生功德。舍烦恼,以此得大智慧。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六、念天,四天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等,果报清净,利安一切,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七、念出入息,息即鼻中出入之气,为治散乱之良药,入禅定之捷径,如是念念不已,则心不驰散,怖障即除。

八、念死,死有二种:自他,即报尽而死。他缘死,即遇恶缘而死。此二种死,从生以来,常与身俱,无可避处,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即除。

大圣佛陀这些法语,无非欲令佛弟子一心奉持,即可消除惊怖不安之心。夜间没事最好也不要独自一人外出徘徊,免得多添麻烦上身,坟墓之地属阴地,人死所葬之地,的确让人夜过七分恐惧,尤其农历初一、二的日子,无月无星光,夜间实在太阴暗,最好约伴同行,免得把自己吓死,不死也得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无事闲著,自言自语。

夜间走路,或经过坟墓,学佛者的心态应禀持著慈悲心走路,不要东张西望,胡思乱想,免得看到风吹草动,当做鬼影飘动,听到虫鸣蟋蟀声,当作鬼在讲话哭泣声。行人以慈悲心看待一切有情(幽冥界众生),口称佛号,则一路平安,抵达目的地;该来的总是会来,避不开、闪不掉的 。

因果就是很公平的,不会错乱,迟早会受报,既已找上门来,谁人也不可豁免!不该来的,业障没有现前,纵然夜路跑遍天下,也都安然无恙,相安无事,台湾宝岛十六县市乡镇所有的坟墓,你日夜抓狂奔驰,坟冢被你踩平了,想要遇到鬼碰到魔都得来不易。无缘或无冤债,纵然与鬼魅相逢互撞如同无事一般;若有恶缘冤债的话,你想避闪也由不得你,冤亲债主虎视眈眈,不分日夜,不分陆海空之处都一一找机会登门拜访,该夺即夺,该整即整,该死活不了,该惊怖你安心不能,该难过你快乐不得,一切皆由业力(自作自受)使然,非你所能作主当家。学佛者以这种心情与态度来走夜路,经坟冢,心地当下坦荡荡,心安理得,一切由业力现与不现来决定,心有何不安!此时顿然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自在解脱,一路平安,法法皆如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本法师文章列表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大集经》中没有这句经文,这是以讹传讹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

佛法为什么不灵

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彻底打破蛋、奶、肉的美丽神话

约翰罗彬斯在他所写的「新世纪饮食」一书及录像带里,...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佛教词典】无上妙觉

如来所得之觉体,不可思议,最胜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

【佛教词典】客头行者

(职位)在禅院属于知客寮而受其使令之侍者也。见象器...

佛教徒的一日行

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

五百释子不见佛缘

尊贵殊胜的毗婆尸佛示现涅槃,像法流布之时,宿具善根...

【推荐】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

莫以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们看到和尚没儿没女,自由自在,以为当和尚好玩。其...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

唱着无涯歌,走向极乐国——新罗元晓大师

元晓大师,新罗人,西元617年生,20岁时剃度于黄龙寺,...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己一 弟子修六事上品生 庚一 修行 佛告优波离:是名...

生命中有这六种状态出现,就要小心了

你如果看到你的生命有六个现状,这个业力就是即将圆满...

最好的领导者

团体的领导者有两种型态:一种是权威型,在他的领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