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夜间经过坟墓如何克服恐怖心里

如本法师  2012/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我常夜间外出,甚至经过坟墓之处,心常惊怖不安,念佛意义何在?有效果吗?

如本法师答:人人都有他自己某方面心地恐惧不安的时候,如何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自在优闲,不惊不怖呢?释迦牟尼佛很慈悲的告诉我们在恐怖惊慌的时候,不论在山林旷野坟墓处,夜间走路,孤独之际,心怕鬼魔普现种种现象时,是有法门可奉行受持,免受惊怖不安之危,那就是八念法。念者,即是内心之存忆。

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云: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心存此八念,则恐怖即除。

一、念佛,在心里称念法身佛,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称念之名号,皆称为念佛。如果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二、念法,法力广大,通达无碍,能灭烦恼,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三、念僧,僧是佛之出家弟子,能修正道,能证圣果,为世间福田,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四、念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能遮诸恶,得安隐处,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五、念舍,舍有二种:施舍,能生功德。舍烦恼,以此得大智慧。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六、念天,四天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等,果报清净,利安一切,如是一心,念念不舍,怖障即除。

七、念出入息,息即鼻中出入之气,为治散乱之良药,入禅定之捷径,如是念念不已,则心不驰散,怖障即除。

八、念死,死有二种:自他,即报尽而死。他缘死,即遇恶缘而死。此二种死,从生以来,常与身俱,无可避处,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即除。

大圣佛陀这些法语,无非欲令佛弟子一心奉持,即可消除惊怖不安之心。夜间没事最好也不要独自一人外出徘徊,免得多添麻烦上身,坟墓之地属阴地,人死所葬之地,的确让人夜过七分恐惧,尤其农历初一、二的日子,无月无星光,夜间实在太阴暗,最好约伴同行,免得把自己吓死,不死也得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无事闲著,自言自语。

夜间走路,或经过坟墓,学佛者的心态应禀持著慈悲心走路,不要东张西望,胡思乱想,免得看到风吹草动,当做鬼影飘动,听到虫鸣蟋蟀声,当作鬼在讲话哭泣声。行人以慈悲心看待一切有情(幽冥界众生),口称佛号,则一路平安,抵达目的地;该来的总是会来,避不开、闪不掉的 。

因果就是很公平的,不会错乱,迟早会受报,既已找上门来,谁人也不可豁免!不该来的,业障没有现前,纵然夜路跑遍天下,也都安然无恙,相安无事,台湾宝岛十六县市乡镇所有的坟墓,你日夜抓狂奔驰,坟冢被你踩平了,想要遇到鬼碰到魔都得来不易。无缘或无冤债,纵然与鬼魅相逢互撞如同无事一般;若有恶缘冤债的话,你想避闪也由不得你,冤亲债主虎视眈眈,不分日夜,不分陆海空之处都一一找机会登门拜访,该夺即夺,该整即整,该死活不了,该惊怖你安心不能,该难过你快乐不得,一切皆由业力(自作自受)使然,非你所能作主当家。学佛者以这种心情与态度来走夜路,经坟冢,心地当下坦荡荡,心安理得,一切由业力现与不现来决定,心有何不安!此时顿然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自在解脱,一路平安,法法皆如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本法师文章列表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

关于戒杀的问答

问: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如果人人戒杀,它们就繁...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

不同答案回答相同的问题

某个清晨,当佛陀正与弟子齐聚一堂时,一名男子前来请...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任凭风浪骤起,闲看花开花落

世事繁杂,良莠不齐,许多事情惹人不得清净。或许生气...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

遇到逆缘要如何应对

我们刚开始初发心学佛时信心都很大,非常精进。时间久...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

【佛教词典】二十八不正见

何因缘故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虽生胜解而不出离?...

【佛教词典】真言宗八祖

又作八祖相承。即指密教初祖大日如来、二祖金刚萨埵、...

皈依的四个误区

今天我们的内容想跟大家说一说,有关皈依的误区。那么...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

施食能为我们带来五种功德

因为因果,生活中不论我们让其他的生命得到一个什么样...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

疗心的药方

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 温柔半两、道理三分、 信行...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

规范身口意三业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

您做菜时有没有发过这种愿呢

我们怎么样来训练这个心、怎样相结合呢?在日常生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