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悭财物长

2012/09/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恒思得慧根,恭敬得义理,无贪作事成,不悭财物长。(宝行王正论)

一、恒思得慧根

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云:「如来则从智慧度无极生。设人观察,推其本末,过去、当来、现在诸佛,谁为母者?则当了知:智慧度无极是其母也。」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智慧。怎么样才能有智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智慧的特性在于思考,生吞活剥经论上的文字,纵使能博学强记,充其量也只是世智辩聪而已,无法成为自己的智慧,所谓「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毫」。只有经过深刻思惟,亲自体验的智识,才能成为自己的法宝。因此,我们要把自己融入到真理的法海里,多思惟,多考虑。以恒心愿力,锲而不舍地从听闻、思考、修证中求智慧,如经云:「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

二、恭敬得义理

恭敬,是自谦而尊重礼敬于他人的意思。通于身口意三业。《十住毘婆沙论》说:「恭敬,名念其功德,尊重其人。」此就意业而言;「恭敬,名尊重礼拜,迎来送去,合掌亲侍。」乃指身业而言;「以大乘法教化众生,名为恭敬。」此以口业之说法教化而名恭敬。

《西方要决》主张净土之行人须修五种恭敬:1、恭敬有缘之圣人;2、恭敬有缘之像教;3、恭敬有缘之善知识;4、恭敬同缘之伴;5、恭敬三宝。《优婆塞戒经》载,听法之人须具十六事,其中之一即是要「恭敬听」。又修行佛道有四种方法,即恭敬修、无馀修、无间修、是时修。此中恭敬修,谓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亦不憍慢。所谓「佛法在恭敬中求」,能以虔诚恭敬的心修行,自然能与佛法相应,故云「恭敬得义理」。

三、无贪作事成

无贪,又名不贪、不贪欲。为心所之名。谓于诸境界无爱染,能对治贪烦恼的精神作用。此心所恒与一切善心相应,为十善地法之一。又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之根本,故与无瞋、无痴共称为三善根。

贪,往往使人味于事理,感情用事,甚至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伤害别人,牺牲大众的利益,使善事不能成就。《萨遮尼揵子经》说:「贪人多积聚,得不生厌足,无明颠倒心,常念侵损他,现在多怨憎,舍身堕恶道。是故有智者,应当念知足。」无贪,欢欢喜喜帮助他人,没有目的,没有企图,给人利益,广结善缘,因此所作一切事必能圆满完成,所以说「无贪作事成」。

四、不悭财物长

不悭,为无贪之一分。悭是对财施、法施悭吝之心理。《撮论》说:「悭惜是多财障。」《萨遮尼揵子经》说:「惜财不布施,藏举恐人知,舍身空手去,饿鬼中受苦,饥渴寒热等,忧悲常煎煮。智者不积聚,为破悭贪故。」不悭,是心不贪著,能随人所须,一切结予。如此广结善缘,自然生财有道。《摩诃迦叶度贫母经》说:「施如芥子,获报如山。」又《大庄严论》说:「布施得财富。」所以说「不悭财物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供养贤圣获福广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

星云大师: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早晨,我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往生论注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不可思议的佛号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虽然只是一个声音,写下来...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机遇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

很多人说,距离金子三英寸远讲的是关于机遇的故事。可...

【佛教词典】无所有处

梵语 ākicanyāyatana 或 ākijcanya-āyatana,巴利...

【佛教词典】毗提诃

(地名)Videha,旧云弗婆提,弗于逮。四大洲中,东大...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 大家来参加...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每次新员工欢迎会,我一定会请我们的总裁与大家见个面...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肉食主义的逻辑悖论

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

星云大师《幻想的毛病》

人,要有理想;有理想,才有目标,才能定宗旨,才能按...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问: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因早上三点起来...

【佛学漫画】假和尚与真名号

老实的方大爷因为假和尚而念上了这句真名号,最终如此...

人体内的毒素来源于何处

1、蛋白质产生的毒素 蛋白质摄入过量,不仅会造成肝肾...

真角虎——「宏禅赞净」的八位宗师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

出离三界必须要做两件事情

如果我们有志于了生死求生净土是一个出离三界的,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