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2011/05/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

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个恶念会在心地留下坏的种子。起了无善无恶的念头也会在心中留下不好不坏的种子。将来(可能在今生或来生)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开花结果。善的种子结的是快乐和吉祥,恶种子结的果实是苦恼和灾祸,不善不恶的种子结的果实是不苦不乐的中性感受。所以六祖坛经上说:“一切福田,都离开不了心地。”忠心经上也说:“心念是语言和行为的根本。心是一切现象的总源头。有了恶念就会遭受苦报,有了善念,就会遭受乐报。”

举个简单的譬喻,起了善念就好比在心地上播种好花的种子,动了恶念好比在心地上种毒树,起了无善无恶的念头好比在心地种杂草。因为我们一般人在过去世都起了许许多多的善恶念,所以今生有苦乐、凶吉、祸福的现象。

总而言之,善念会产生仁慈的行为;由施舍而使人产生愉快的影响力,这愉快的影响力又产生吉祥和福气。

恶念产生破坏性的行为,由破坏而使人产生憎恨的影响力,这影响力将来会导致忧苦和凶祸。

无善无恶的念头会产生杂七杂八的行为,由这杂七杂八的行为产生没忧没喜的影响力,造成不苦不乐的感受。

所以华严经上说;“你应当观察世界的种种现象,都是由心念造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南无阿弥陀佛!在这里代表常住,向大家表达新年问候,...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要改造内心,就要培养这三种力量

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果报有哪五种

前面我们谈到这个业力,包括名言种子,包括业种子,这...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虚云老和尚山居诗六首

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 ...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

【佛教词典】善现天

五净居天之第三天名,在色界之第四禅,因有善妙的果报...

【佛教词典】清净佛土相

【清净佛土相】 p0961 摄论三巻二十页云:复次诸佛清净...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问: 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

【推荐】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 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宁可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

一九九二年,与佛光山合办敦煌古展,在筹备工作上十分...

真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

星云大师《佛陀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慈光,十几年来...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

末法时期,天下灾难频传。天地失调起源于人不断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