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顺世缘看烦恼

明一法师  2012/10/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的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来真的只有闪电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在这闪电般的功夫里面,我们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累?从而造下了多少的业?欠下多少的债?将来为这些业债还要再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所以,不要小看我们短暂的人生,如果不知悔改,继续造业下去的话,我们要吃的苦和受的累是非常漫长的。如果能够明白这些,我们随顺起世缘来就会轻松很多。

在这样短暂的人生生活中,还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烦恼。通过学习佛法,就会知道处理烦恼的方式。那就是,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用“断烦恼”或者“转烦恼”这两个方法。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待事情都说处理,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这里就借用“处理”这个词。

“处理”这个词有一语双关的作用,一个是说你要怎么样解决烦恼,第二个意思是你把烦恼当成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我们大家一定不会自找烦恼。但是,我们大家往往就没有把烦恼当成处理品,而是当成宝贝,总是牢牢抱着不放,觉得烦恼很好,所以烦恼很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是这样,把烦恼当成宝贝,只好慢慢地去处理。一点一点地把这个宝贝拿来享受和分给别人,结果不但自己烦恼个没完,还连累着大家一起烦恼个没完。反过来,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处理品,不要去享受这个烦恼,把它处理掉。那么烦恼就会被断除或者说被转化掉了。

如何才能把烦恼断除或者说转化掉呢?这就要用百丈禅师说的:“烦恼以忍辱为菩提”的办法来处理。如果你明白了这些,就会知道烦恼不过是个处理品,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自然会认识到不应该保留这个处理品,应该把自己本有的智慧发掘出来,用忍辱的方式把烦恼转化掉。

把烦恼当成宝贝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舍不得扔掉这些烦恼。大家不要觉得好笑,这是个实实在在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内,并没有完全觉得烦恼就是处理品,也是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烦恼当成了宝贝,舍不得扔掉。这就是我执和法执在作怪,或者说“觉的能力”被迷惑了。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把烦恼当成了处理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烦恼障、所知障老早断掉了,老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哪里去找我执与法执的影子?我们之所以从无量劫以来轮回生死,在六道之中头出头没,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死死地抱着烦恼不放,没有把烦恼当成处理品,而是把烦恼当成了宝贝。

大家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烦恼、看待烦恼,那么我们要断烦恼,或者说要转烦恼成菩提会容易一点。所以说,我们往往是自己跟自己生烦恼,一般人说这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这样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没有学佛的人,大多如此,甚至学佛的人还多了一个学佛的烦恼。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自己跟自己生烦恼没什么法律责任。但从佛教来讲,自己跟自己生烦恼也是不对的。因为它也是烦恼,也是生死的根本,也是我们需要断除和转化的对象。所以,我们佛弟子一定要注意,我们要带头做把烦恼当成处理品的人,而不要把烦恼当成宝贝的人。

生活中的烦恼很多,各种各样的烦恼障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烦恼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智慧。所以,我们常常说,有智慧就没有烦恼。佛教所教导我们的就是如何断除烦恼,如何转化烦恼乃至开发我们的智慧。因为智慧这个如意宝珠是我们人人都本自具足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脸皮薄的人要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问: 我是个脸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当众讲话...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

随烦恼二十: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

把妨碍修行的事统统放下,功夫自然就现前

说一个故事你们听,我听虚老和尚他自己讲,他在安徽黄...

用四无量心对治烦恼

如果学佛者在生活中解行并进,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为何烦恼很难断

问: 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问: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慧律法师答...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

功夫来时有两个岔路

生死大事,古往今来,诸位大德为了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

突然获得了特异功能,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的朋友在一场突然的人生经历后获得特异功能,...

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

我们和观世音菩萨最有缘啦~这可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亲自认...

【佛教词典】释师子

梵语 ?ākya-sijha。为释尊之德号。释尊为人中之王,于...

【佛教词典】阿唎多罗

(菩萨)ārya-tāra,观音之别名。常略曰多罗观音。...

织匠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

问: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回向给一切众生是否功...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问: 在静坐时有各种境界出现,还可以继续再坐吗?如果...

六大根本烦恼牵引着我们轮回

我们讲业障通常包括了三大类,哪三大类?就是烦恼障、...

朋友的四种类型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欢乐的时...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疑人窃斧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初拣出血舍利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进行舍利分拣 将初步拣出的净慧...

股神巴菲特:我为什么要捐掉99%的财富

2006年,我曾作出承诺,逐渐将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