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耐烦的好处》

星云法师  2010/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蕴藏于心,是沉着默照。耐烦的人,能够包容一切人事物境的纷攘,不怕干扰;耐烦的人,能够观照内心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人要耐烦,才能有人缘;做事要耐烦,事业才能成功。耐烦的好处有四点:

第一、耐烦的人,读书才会深入:

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才开始发心要读书,拿起书本来,总觉得是一件枯燥乏味之事。你必须耐烦地,一而再,再而三咀嚼书中奥义玄理,反覆思维古圣先贤之道,才能读出哲理,甘之如饴,优游法乐之中。所以宋朝朱熹在《训学斋规》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这就是耐烦的基本条件。如果心不在焉,眼睛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是散漫诵读,又怎能深入呢?

第二、耐烦的人,做事才能圆融:

《禅苑清规》记载:丛林里的化主,在前往檀家时要“预先点检门状、关牒、书信,恐有差误,及备茶汤人事之物,低心耐烦,善言化导”,才能称职。丛林如此,其它亦是。所以,耐烦的人做事,不会虎头蛇尾;耐烦的人做事,不会后继无力;耐烦的人做事,深思熟虑,所以能够融会贯通,事理圆融,这就是耐烦的好处。

第三、耐烦的人,事业才会成功:

一个人无论是从事什么事业,没有耐烦恒心,很难把事情做得成功。有“人间瑰宝”之誉的敦煌石刻,从开凿,历经数代增建,渐成千余石窟群。如果没有这些耐烦的僧人、艺术家,前仆后继,个个穷尽一生的智能与生命来雕琢,那能完成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奇伟杰作传于后世?

第四、耐烦的人,修行才有成就:

念佛的人,经年累月,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不曾离开一句阿弥陀佛;苦行的人,穷一生之力,早晚诵经、礼拜、禅坐、服务,他不会感到无所事事。因为他耐烦,一以贯之,非要念出自性弥陀,见到自己真如佛性不可。因为他能够这样耐烦,所以修行能够成就。

世间无有不耐烦而能成事者。所以“耐烦”有四点好处:

第一、耐烦的人,读书才会深入;

第二、耐烦的人,做事才能圆融;

第三、耐烦的人,事业才会成功;

第四、耐烦的人,修行才有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修行,是从「修不行」开始的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行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

若不观心,略有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如《像...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推荐】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慧律法师《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观世音菩萨》

有一个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烦恼,她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念了...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

星云大师《佛教对环保的问题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徒,大家晚安!...

星云大师《处理是非的方法》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虽然到处可见,不过...

「刚柔进退」的处世智慧

中国有许多很好的处世格言,如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

【佛教词典】空心静坐

(术语)昏住也。六祖坛经曰: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

【佛教词典】结线

(术语)密教修调伏法之六字经法时,为结缚怨敌或恶病...

《在家菩萨戒浅说》之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圣严法师《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提要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

大船翻沉,靠念佛奇迹般生还

我叫陈兆启,31岁,家住辽宁省庄河市兴达街,在蔬菜批...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还有一切经论,跟你生活分开了就...

邪淫为什么会障道

什么叫破坏善根呢?以杀生来说。你杀生,杀完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