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的意义,《罗云忍辱经》云:“忍之为明,愈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不如一。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又云:“世无所怙,惟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度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者之志,何愿不获!”《四十二章经》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忍的力量胜过世间一切武力。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忍是菩提因,可得众多善果,增长无量福报。《大集经》中佛言: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忍能显众生,忍能作亲友,忍增美名誉,忍为世所爱,忍得富自在,忍能具端正,忍能得威力,忍照于世间,忍得诸欲乐,忍能成工巧,忍力降伏怨,及以除忧恼,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属,忍招诸胜报,忍能趣善道,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忍能息诸怨,不害于众生,忍能离偷盗,忍能舍淫欲,忍能止妄语,两舌绮恶言,忍能除贪嗔,及离邪见意,忍力成施戒,精进及禅那,般若波罗蜜,能满此六度。
大凡能忍的人,都能成就一番大业。《佛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人在世间,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忍受一番艰苦的磨砺,不光是身体上的,还有品质上的。
唐朝的玄奘大师,一生殚精竭虑于佛经的传译事业,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难问题以及获取更多的佛经,便不远万里历经重重困苦,冒着生命的危险,只身前往西方(天竺)取经。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始终不渝地坚持其绍隆佛种、光大佛法的弘愿。当他身陷荒地沙漠,命在垂危之际,还咬紧牙关地发愿:“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最终他终于到达了天竺王舍城,经lO数年后,他从印度取经回国,往返历时17年,行程5万里,可谓艰苦卓绝,震撼古今。他不光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还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而且他
还“扇唐风于八河之外,扬国化于五竺之间”,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浮山法远禅师初参归省禅师,被骂又被泼水、撒香灰。其他一同求道的道友都纷纷离去,唯法远禅师依然坚持,并最终被留下做了典座,负责寺院厨房的事务。由于生活清苦,大众不堪,一次趁归省禅师外出之机,皆请求法远禅师煮粥改善生活。法远禅师一片慈悲之心,当下就煮了一锅六和粥,为大家改善伙食。结果归省禅师知道后,不但没收了法远禅师的衣钵归为常住所有,并且还将他赶出山门。法远禅师只得借住在山下另一寺院的廊房里,后被归省知道,又向其索要房钱。法远禅师只得入城行乞,还了房钱。尽管如此,法远禅师依然对归省禅师恭恭敬敬,从无怨言。通过这些考验之后,归省禅师确知法远禅师的忍辱波罗蜜已成,于是鸣钟告诉大众说:“叶县有古佛,汝等宜知之。”大众便问:“古佛是谁?”归省禅师道:“如远公,真古佛也。”大众一听,都惊诧不已,于是盛排香华,入城迎请法远禅师回山。归省禅师特地为法远禅师升堂,面付佛法。之后法远禅师于舒州兴国寺开堂接众,后住持浮山重兴天台宗,成为一代宗宿。
忍,不但有克制与忍耐之意,而且还有明智、坚韧、舍得和愿意之意。忍,不光是忍逆境中的“辱”,还要忍顺境中的“喜”。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他十七岁时,书法已经大有长进,并且名声在外。由于很多人都称赞他,请他题字、写对联,于是他认为自己的功力已经炉火纯青了,不免就骄傲起来,再有人来请他写对联,他就拿起了架子,不肯下笔了。
一天,王羲之经过一家饺子铺,看见贴着一副对联:“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字写得缺乏骨力,结构松散。王羲之很看不上眼,不过肚子有点饿,于是就走进了饺子铺。
饺子的味道十分鲜美。王羲之吃完之后想见店主人,在店小二的指点下,他绕过屏风,看见一个老婆婆端坐在案板前,一个人擀面皮、包饺子,动作很熟练。饺子包好之后,老婆婆随手将饺子向屏风那边甩去,饺子便一个接一个越过屏风,降落在锅内,每两5个一点不差。这样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很惊叹,问道:“老人家,像你这样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婆婆回答:“熟练需要40年,深练需要一生。”一听这话,王羲之不由地惭愧起来。他又问老婆婆:“贵店的饺子名不虚传,但门口的对联却似乎叫人不敢恭维,为何不找人写得好一点儿呢?”老婆婆一听,生气地说:“听说王羲之架子太大,哪里会瞧得起我这个小铺子?”王羲之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低着头离开了饺子铺。第二天,他亲自把一副对联送到老婆婆手中,老婆婆这才知道他就是王羲之。当老婆婆为昨天的事向他道歉时,王羲之诚恳地说:“您哪里有什么错呢?您让我知道了自己的水平还很有限,让我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您就是我的‘饺子师傅’,我应该感谢您才对呀!”这件事给王羲之很大的教训,从此他更加虚心、刻苦地练字,最终成为一代“书圣”。
世间之人如少年王羲之, 一旦小有所成,就踌躇满志,得意洋洋的不在少数,在欣喜昂然之余,往往会有松弛心理、骄傲自满,由此便引发出不容忽视的败局。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因为不能忍,忍不住,便容易骄,而骄必败 。
西汉时的淮阴侯韩信,可谓汉朝的第一大功臣。他辅助汉高祖刘邦打江山:在汉中献计出兵陈仓,平定三秦;率军破魏,俘获魏王豹;攻下代,活捉夏说;破赵,斩成安君,捉住赵王歇;收降燕;扫荡齐;历挫楚军。连最后垓下消灭项羽,也主要靠他率军前来合围。史学家司马迁曾评论他说:“汉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项羽,是靠韩信消灭的。”但是,功高震主,本来就犯了大忌,加上他又忍不住骄矜,不肯谦退自处。由楚王被贬为淮阴侯后,更加忍不住心中的不平,心生怨恨。由于韩信的恃功自傲,加深了刘邦对他的忌惮,最终被刘邦之妻吕后斩杀于长乐宫,可悲可叹!后人评价说,如果韩信不矜功自傲,而是自隐其功,谦让退避,或可全身保命。也可以说,韩信之死,死于其不能忍功,从而造成自己功成身死的局面。
《菜根谭》云:“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知道居功之害。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也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据《史记》载:鲁哀公十一年,鲁国与齐国交战,战而败奔,孟之反在大军奔逃时,主动殿后,掩护大家撤退。之后,他“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即他抽了战马一鞭,说:“不是我胆敢在后面奔跑啊!是我的战马跑不动啊!”他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功劳,看来孟君是深谙“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理的。从另一方面说,人立身处世,不矜功自夸,则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唐朝兼具福、禄、寿的郭子仪,一生宦途得意失意参半。得意时他并无飞扬骄狂之态,当累次被鱼朝恩等奸臣谗言陷害丢官回乡时,也无一副落魄潦倒之相,完全与平常一样开朗逸旷坦荡又平易近人,一点儿看不出委屈、怨怼、佗傺等失意疲态。正如《菜根谭》所云:“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忍有三个层次:一叫外忍,为生计忍受,乃至适应诸多环境因素,但不能为外在环境所同化;二叫内忍,对自身产生的贪、忿、痴等,能自醒、自重、自制,独善其身;三叫忍无可忍,即是将“忍”作为人生的常态,悟得真谛,识得真相,把握主动,随遇而安,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此可谓“忍”的最高境界。忍,不要用力,用力去忍的忍,是不长久的忍。有力者,“先忍之于口”,不在语言上和人计较;“再忍之于面”,脸上没有不悦的表情;“后忍之于心”,以慈悲心、平等心包容怨恨、差别。所以,忍辱者能增长其力,养成平等互融之心境。净空法师亦言:“忍辱,不但是要忍受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遭遇的境,要于穷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颓丧卑贱之念不生;于富贵顺利的佳境中,忍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忍随俗浮沉之念不生。”
成金在《传家宝》中也说:“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大丈夫处世,不可少此磨炼。”
一个人在一生之中经历了风霜雪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才能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确切地说,忍是一种修为,一种涵养,忍让人生出智慧,让人在崎岖的世路上从容不迫。忍让人有了安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