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学诚法师  2013/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倚赖周围的环境和人。但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对于别人的付出,养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接受习惯,不会真心地感恩别人。相反,有时还会因执著于利益的得失或心理的怨结,产生矛盾。要让自己真正快乐,也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没有父母,我们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佛教有一部经,叫《父母恩重难报经》,其中讲了母亲的十大恩德。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在母胎的十个月中,母亲的身体就像山岳似的,一天天地加重,虽然如此,母亲还是用心地呵护我们;将至临产,母亲就像得了重病一般,忧愁恐惧死神来侵,但又无以诉说;母亲生产时,五脏就像被撕裂;听到我们平安降生,母亲则欢喜倍常,但是又痛彻心肠。

我们的降生是母亲以生命来做赌注,我们的成长更无时无刻离不开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为我们洗濯粪尿等秽物,不惮劳苦;干净的地方母亲让我们睡,自己睡我们尿湿污秽的地方;我们远行在外,母亲日夜挂念,担心我们是不是受累挨饿;我们暂受辛苦,母亲则心酸不已,愿代我们受苦。直到母亲死的时候,对我们的恩爱之心才与我们分离。母恩如此,父恩亦然。如此的深恩,我们怎么能不忆念思报?

没有师长的教育,我们的生命将黯淡无光。想想自己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孩童,成为现在的自己,都是师长的恩德。是师长让我们摆脱了愚昧,具有才智和品德;是师长教会我们生存的本领、做人的道理、处事的经验。

我们日常所需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我们往往把这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交易,认为我给钱,你给货,很正常。这是被私利所蒙蔽,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却没有想到万一我拿着钱,没人卖给我东西,会怎么样?有个故事说,有一年发大水,一个地主和农民都跑到山上避难。地主带了一袋金子,农民带了些干粮。一天天过去,地主饿极了,想用金子买农民的干粮,农民不卖。结果地主饿死了,农民却活了下来。且不论农民的做法对不对,就此故事可知,我们能够活下来,完全是整个社会在为我们付出,我们也应怀着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感恩之心,是由于被贪、嗔、痴的烦恼所蒙蔽。贪心让我们把接受和索取当成一种习惯,不会想起感恩;嗔心让我们只看到别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忘记了别人曾对我们的帮助;痴心让我们只执著于自己,不会思考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延续。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友,感恩社会,我们因他们的付出得以生存和发展。感恩别人是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是让自己身心安宁的需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

悲心利他报佛恩

一日,琉璃王出兵讨伐舍卫国,将释迦族人埋在与腋齐高...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

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佛教词典】世间寂静

【世间寂静】 p0510 佛地经论五卷十三页云:有漏五蕴,...

【佛教词典】临济佛法大意

禅宗公案名。又作定上座伫立、定上座问临济、临济托开...

菩萨的十重戒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

南怀谨谈学佛人易犯的毛病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

横财不坚固

【原文】 杨槐亭前辈言,其乡有宦成归里者,闭门颐养,...

扶起对手比击倒对手更有力量

小和尚跟方丈学武,觉得很辛苦,心想,如果有一招制敌...

如何劝人改错

问: 团体里有人习气重,恐将影响新发意的菩提种子退...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

【推荐】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

这样的「陷阱」反而成为我们的「加持力」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自己身边总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有生必有死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一天,波斯匿王...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 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 皈...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