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利益他人,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多

学诚法师  2013/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利益他人,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多

如果有人向你说,跟我一起做菩萨吧?你会怎么回答?你也许会摇头,说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不了菩萨。在你的印象中,菩萨是不是那些站在云端施展神通、降妖伏魔、施贫救苦的神话人物?

在佛教里,菩萨到底是什么?菩萨是佛的弟子,跟佛学佛,最后成佛。佛者,觉也。“佛”就是觉悟,大彻大悟,究竟圆满地了知宇宙人生的一切,知道人生为什么会苦,怎样才会拥有彻底的快乐。菩萨则叫做“觉有情”:通过学佛修行获得觉悟,然后把觉悟到的真理告诉别人,让别人也一起觉悟,获得智慧,离苦得乐。这样一直做下去,等到觉悟和善行都圆满了,那就是成佛。比如世间人人尽知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因为她觉悟到慈悲的力量能够让自己和他人获得智慧、幸福,所以处处教人慈悲,救人苦难。慈悲又是什么呢?所谓“慈能与乐,悲予拔苦”:如同一个慈爱的母亲对待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希望把所有的快乐都给孩子,同时让所有的痛苦都远离孩子。

看到这里,你对做菩萨是不是有点信心了?如果你还是摇头,认为菩萨虽好,但作为一个只追求人生幸福的普通人,还是现实一点好,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说说这个话题。

一般来讲,个人生存要面对三个关系:自己与内心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这三个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幸福与否,得乎其中。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社会实验:选择20个人分成2个组,每组10人,每个人代表不同的社会角色,其共同目标是找到人生的快乐。不同的是,一个组信奉“人人为我”,一个组信奉“我为人人”。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两个组各自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如果发现不快乐,允许组员移民。移民规则是同组的人悉数同意即可。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从第二天开始,就有人从“人人为我”组移民到“我为人人”组,7天还未结束,“人人为我”组所有成员都成了“我为人人”的信仰者。

为什么会这样?从个人角度来看,“人人为我”是获得快乐的最佳途径,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样做能获得快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还以上面的社会实验为例,10个人都抱着“我为人人”的理念服务大家,则每个人至少获得9份他人的关怀和服务;10个人都想着应该“人人为我”,等着别人来关怀和服务自己,那么10个人最后得到的只有顾影自怜。从小团体来看,“我为人人”还有更多的收获,比如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彼此间的欣赏、包容与体恤,共同协作而产生的团队效率,共同学习而增长的集体智慧等。

这个实验向我们揭示了获得幸福的秘诀——做利益他人的事。做得越多,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多。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菩萨所做的就是慈悲一切,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

快乐和幸福从服务和利益他人而得,这个道理你相信了吗?那么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问题,我想,你一定会给出一个新的答案——好,咱们一起做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找到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

为心情放个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

十住位的菩萨有什么特点

十住位的菩萨有什么特点呢?因为他有禅定跟智慧的加持...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

问: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法师。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

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

十信位 所谓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无私的服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

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昨天有同学说到学和修,善导大师曾经说过,三藏十二部...

慈舟法师《八大人觉经浅释》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但是归依了...

【佛教词典】圣缘

(术语)圣道之助缘也。止观十曰:若前世,外有鬼缘,...

【佛教词典】三因佛性

(名数)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人者,忍也

人者,忍也。这个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从忍从心。心...

焚烧除障草可去除鬼魅吗

问: 焚烧除障草真可以达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吗? 法藏法...

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提心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

广置义田的顾正心

广置义田,就是买一些田来做善事,这是在《懿行录》里...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

各地城隍庙对联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