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父母恩难报,要尽心竭力孝顺父母

2013/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父母恩难报,要尽心竭力孝顺父母

有个别同修,认为“一个人若不报父母恩,是没有恶报”,这种说法是一种明显的邪见,违背世尊的教理,违背因果缘起的法则。

一个人如果不报父母恩,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自己客观条件无法报恩,虽然想报答,但是自己无法去做到,这种不会构成多大的罪过,比如有的人精神失常、或者是弱智或者身体有缺陷,这种人客观上无法去很好的报答父母,这种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种是一个人是正常人,能够有条件报恩的,但是却不报答父母恩,这种有大恶报,是地狱种,如果自己还是一个学佛人,都不知道报父母恩,这种更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佛经中处处都在说,为人一定要尽心竭力报答父母恩,乃至出家人,都要供养父母,如果不供养,都要得大罪。可见因果的严厉!

有二邪行。如似拍毱。速堕地狱。云何为二。一者不供养父母。二者於父母所。作诸不善。——《杂宝藏经》

于己父母弃背恩养,于他女人尊重承事,种种供给无疲厌心,即是成就地狱之本。——《大宝积经》

不知恩者,现世恶名流布于外,复为智者之所呵责,将来之世,多受恶报。知恩之人,二世安隐。非施因缘,而得自在。不修多闻,具大智慧。虽无水浴,清净无垢。离诸香熏,得无上香。离诸璎珞,得真庄严。远离所依,而得自护。虽无刀杖,人无侵者。汝当知之,知恩之人,所得功德,说不可尽。不知恩者,所得过患,亦复无量。——《菩萨本缘经》

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集比丘僧,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难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五分律》

学佛人必须要懂得知恩报恩,小乘法中都讲孝道,何况修大乘法的修行人,知恩报恩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和精髓,这是大乘教义之本质,不懂得报恩之人在大乘中属于大乘法罪人,在密宗里面菩提心修法的七重因果中,以念报父母之恩为首为根本。

我们不要去看父母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不要去观父母的过失,就凭父母把你生下来,这个恩就已经很难报答,有的人认为是我自己有得人身的业力,与父母无关,这种思维是典型的断灭论邪见,任何的因果现象,都是缘起的法则,没有父母这个缘起,哪里能够得到人身,正因为人身难得,所以就凭借父母把自己生下来,这个恩德就已经很大,这个恩德是客观的,并非我们凭空想象是有恩德的,所以即便父母不对、父母有过失,但是如果稍微的不孝违逆父母,都会得到很重的恶报,这就是因为在缘起法则上,父母对自己有极重的恩德,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严厉的因果现象,这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法则。

父母恩重难报,为人要尽心竭力的孝顺供养父母,希望大家一定要依止世尊的教导,不要自我想当然去感觉、去认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恶口骂人的种种可怕报应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

改善命运的秘诀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

【推荐】大亏变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会,婚姻的变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为自己...

饿鬼问前世因缘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

一位母亲一生中撒的8个谎言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

圣严法师《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

祖师大德的戒淫法语

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 若诸世界,...

吃素念佛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时,总是相对于我们的判断标...

日常生活的十诫

托马斯 杰弗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人...

如何避免「说四众过」

问: 破邪显正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 净界法师答:...

【佛教词典】阇嚩罗摩履你

(杂语)Jvālāmālini,译曰焰鬘。谓如来之光焰,连...

【佛教词典】须摩那菩萨

(菩萨)与须摩提菩萨同。玄应音义五曰:须摩提,应云...

【推荐】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推荐】好声音长者缘

往昔,卢留城的王军王被佞臣所惑,因而恶逆无道。一日...

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传奇一生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

传喜法师:三宝功德从恭敬中求

现在佛教刚刚兴盛一点,很多人还不了解佛教,误解佛教...

为父亲担心,该咋办

问: 顶礼法师。我心里很痛苦,小时父母离异,我被判...

道证法师的念佛免难记

走路时,最好边走边念佛 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

经书上的字读错了该怎么办

问: 听弘法流通站的居士告诉我,部分信众因为请的经...

净慧长老初见虚云老和尚的难忘回忆

老衲在十五岁时知道有参禅这件事。当时我住在三佛阁,...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