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人生淡而有味

2013/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让人生淡而有味

有人说:人生,既要淡,又要有味。细想想,这句话,颇有哲理。当今这个时代,也太喧嚣,太物质,太功利,太势力;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就会被“重口味”折腾的死去活来。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有一句经典台词:“人活着,是为了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这是很朴实、很真实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的“平淡”,看似“无奇”,生活却蛮有滋味;凡事最好少计较、少争执、少高调,能往宽处走,就不要往窄处挤;没人挤的窄处,甚至就会变成“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宽处。

人生平淡,并不是让你放弃理想、事业、志向、信仰,而变得庸庸碌碌。而是要少计较,只有少计较,才能少折腾。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用来在官场上、职场上、功名利禄上折腾来折腾去、耍心眼,就会白白消耗掉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而变得疲惫憔悴,哪儿还有时间干正事?把别人折腾的时间、心血、精力,用来干一番事业,用来干一番感兴趣的事业,你的人生虽然“很淡”,却一定“很有味”。看淡物质追求和享受,才能看重做事、做成事,你就能摆脱“淡而无味”的困扰;而变得“淡而有味”有很重的“味”,有上品位的“味”。

一个人想要这个,又舍不得放下那个,不把你累死才怪呢?当一个人学会放弃的时候,那个人才是真正的成熟;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才可能变得强大。所以,让人生“淡而有味”,不仅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大智慧。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就算“淡”也会时时感受到“味”很浓、很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即便是全身心投入,也不可能不走思。一位科学家,在取得巨大成绩后,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的话:“兴趣使我不疲倦。”也许在别人看来,他所做的事“淡”的一点“味”都没有;而他却很感兴趣做,你说“有味没味”?

有人在谈到人生时,这样说:“于己无缘者,随他来去,即为淡;与己有缘者,好自珍惜,即可有味。”真的是“强扭的瓜不甜”。孟非有一本书,叫做《随遇而安》。书中讲述了他中学时代严重偏科,黑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他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角色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孟非告诉读者: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改变。

淡定,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孟非在做摄像时,是一位称职的摄像;孟非在做记者时,是一位称职的记者;孟非在做编导时,是一位称职的编导;孟非在做制片人时,是一位称职的制片人;于是,当孟非做主持人时,才会那样“火”。难能可贵的是,孟非没有名人架子,每周六、周日晚上,都很淡定的主持《非诚勿扰》节目:为什么《非诚勿扰》有那么高的收视率?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与孟非的“随遇而安”有关,也与他的“淡而有味”有关。

我国,有一句话,叫做“墙高众人推”;还有一句话,叫做“出头的椽子先烂”。高调,总是要招惹是非的;有人说,高处自然风光,却会成为众矢之的。还是少计较、少争执、少高调,少消耗心血,少消耗精力,少消耗体力。有人说:这叫以逸待劳。用最少的投入,不“超负荷的付出”,做成最大的事,做成最好的事,还不是智慧呀?这就是“淡而有味”。

“淡而有味”,表现在做人低调,懂得包容,懂得宽容。一个人,有定力,有包容心,有宽容心,有善良心,这个人想不成功都难!连上帝都会帮助那些与世无争低调的人做成事。

让人生“淡而有味”,是享受人生;这样的人,一定也会享受成功。成功不能坐等而来,需要拼搏,更需要以平淡之心,从容做事,宽以待人;这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条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

表扬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

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婴儿必须经过足够的触摸,才能够...

现在好好享受,临终时靠助念可以往生吗

问: 每每逢缘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了脱生死,但常有一...

惟五更可以勾当自家事

李廌,是苏东坡的门生,他在《师友谈记》中记载了这样...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

有什么障碍可以障住佛光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一切的经典,只是一...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

【佛教词典】后起

【后起】 p0879   俱舍论十四卷四页云:剎那、名别解...

【佛教词典】眼识

梵语 caksur-vijāna,巴利语 cakkhu-viāna。即以眼根...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明明是苦事,他却认为是乐

身一定要受,一天饮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推荐】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天灾人祸,随时发生,难以预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

弥陀大医王 念佛能治病

念佛还能够治病。现在我们不是医疗费很高吗?天天生病...

起死回生的咒语

在波罗奈城有一个德行超群、精通法咒的咒文师,他是全...

净土一门 九品往生

净土一门虽广摄诸根,咸登不退,而见佛久近,闻法大小...

改变命运的3个要点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