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星云大师  2012/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而且可以造福社会人群;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懂得做人处事,将来可以成功立业。同样的,「般若」对我们有什么妙用呢?「般若」就是智慧,而且妙用很多。

梁启超先生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佛法是智慧的学问,而般若则是佛法的双眼,因此菩萨行六度波罗蜜,以般若为首,如《大智度论》云:「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世间法因般若才能成为出世法。

因此,「布施无般若,为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在;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今就「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提出四点看法:

第一、可以正信真理

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就是力量,但是信错了就很危险。

般若能让我们正信真理,认识真理的条件,因而选择正确的信仰。例如:

一、正信有历史考据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记载,有生养他的父母、国家,以及他的修行经过,在时、地、物上都可以考据的,他是真实的佛陀。

二、正信有般若智慧的:佛陀有能力帮助众生度一切苦厄。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之不行,非导过也。」是真正有能力可以为众生消灾免难的。

三、正信有慈悲道德的:佛陀不仅有能力,真实存在,他所宣说的教法、所领导的僧团,都是智慧、慈悲、道德,善行美名,普传十方。

有般若就能明白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因果性、缘起性、永恒性」。比方说,佛教讲「有生有死」、「有业有报」,这是亘古亘今不变的真理。

四、正信有净化人心的:有很多外道,常以主宰人间祸福,降灾招殃来控制信徒,而正信的佛教则主张「命运」是操在自己手中。

有般若就能懂得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印证真理。

第二、可以体证般若

古人说:「若人识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又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宇宙世间森罗万象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里面所显现的。

究竟什么是般若?什么不是般若?只要能令众生开悟,一切都是般若,譬如佛陀教周利槃陀伽拂尘扫垢,周利槃陀伽因而开悟,则扫地作务皆是般若;不能令众生觉悟,则一切都不是般若,例如:讲者谆谆,听者藐藐,则般若又有何用?

有一个老婆婆,每天一大早都到寺院拜佛,有一次礼完佛,经过寺院的丹墀时,不小心踩到一团东西,吱的一声,象是青蛙的叫声,心想:「我是来拜佛求功德的,怎么不小心杀生了!」回家以后,一直懊恼忏悔。于是回到寺院,请法师为青蛙诵经超度。法师一听,就带著老婆婆到丹墀一看,原来不是青蛙,而是一条被踩烂的茄子,一时之间,老太婆心中的阴影、罪业、不安都消失了。

般若的功用就是要我们去认清事情的真相,不要为假相迷惑而患得患失!

第三、可以明白价值

般若有什么用?有般若就可以明白人生的价值。般若的价值非语言文字可以道尽,诗云:「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同样的衣食住行,有了般若,价值就不一样。比方说,穿衣,不一定要绫罗绸缎,淡雅朴素的粗布衣单,更能展现非凡的气质;饮食,不一定要山珍海味、满汉全席,清淡的白水菜根,青蔬黄果,细细咀嚼,更甚于珍馐美味;居住,非得洋房别墅,在国民公寓里,更能增加联谊,体会人我关系处,一花一叶一如来。

现代人出门,往来交通,大多以汽车代步,反而使身体机能退化,有了般若就不一样,安步以当车,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更能多留一份闲情给自己。

现实的人生,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忙碌,但到头来却又不知为何辛苦为何忙。有了般若,忙,有忙的意义;奉献,有奉献的价值,人生就不一样了。

因此,般若的价值妙用,在于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净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人生的境界。

举喻而言:般若如「桥梁」、「舟船」,能运载一切众生到达彼岸;般若如「锋刃」,能斩断一切烦恼业识;般若如「光」,得以照破众生累劫以来的无明陋习;般若如「眼目」,是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源;般若如「慈母」,诸佛菩萨、二乘行人、人间行者,莫不由般若而证悟真理,故又称为「三世诸佛之母」。

第四、可以生活自在

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所证悟的就是般若;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就是相应的般若;禅宗五祖弘忍为惠能说法,当下明心见性,亦是般若;提婆求见龙树菩萨,投针于满钵水,所契入的亦是般若。

何以般若能有这样的妙用呢?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象」。在般若大智慧里面,时空统一了,差别对待销融了,人我距离消失了,世间的学问知识转换为出世间的真理,执著的情感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意不为苦乐所动,止恶向善的力量也增强了。

因此,人生有般若,就能生活自在,纵使遭遇再多的灾难、难堪,都能在一念间逢乐不喜,遇苦不忧。善用般若思想,哭婆变笑婆,一个转念,苦难的人生就会成为般若的人生。用般若待人,你大我小,你有我无,没有计较的必要。用般若生活,能有能无,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多能少。用般若做事,插花,花姿意境不一样;煮菜,菜香的味道不一样;说话,谈吐的风格不一样。有了般若,心境一转,海阔天空,人生何其快乐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随遇而安

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

福德不具,万事不顺

很多人到寺院求财运,求官运,求平安烧了一辈子香,求...

笑看得失,淡观荣辱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李木源:人生这部经最厉害

来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访问李木源居士时,正巧碰上居士...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

人生的自在,就在于去留自便

历史上的中国禅者,僧,我特钦佩慧能;俗,则是傅翕。...

人生该不该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星云大师《佛教对时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指引,让我们有...

星云大师《心无挂碍》

经常听人抱怨说:生活的担子压迫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也...

星云大师《随缘不变是最好的性格》

《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

星云大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的代...

【佛教词典】定妃

(术语)男配于慧,女配于定,曼荼罗中之天女,总为定...

【佛教词典】五大使者

指生、老、病、死、王法牢狱。又作五天使者、五天使。...

寺院普佛的意义

普佛属于佛教忏仪的一种,内容包括香赞、佛号、忏悔文...

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就呢

问: 净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现今成佛。请问净土...

印光大师:诚与敬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

水中的金影

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

平静乐观的处理困难与挫折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

放弃是一门选择的艺术

佛偈曰: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越舍越得。...

路过坟墓时能念佛号给他们吗

问: 我喜欢登山,有时登山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坟墓,很...

思慕净土,莫再彷徨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提不起就放下

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

哪怕是饿着,也别去做屠宰的行业

要把你所学的佛法运用到你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让佛法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