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星云大师  2013/07/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每一个人在世间经历数十年的寒暑岁月会有病老死亡的一天。一般人看待病老死亡,常常是不甘愿、不接受、不坦然,感觉到有些志愿还未达成,有些事业还未成就,有些恩惠还没报答,很多事情还没交待……不自觉地在佝偻老迈的身躯上,又再驮上一件又一件的包袱。

对世间还有亏欠,还有留恋吗?时间一到,是由不得人等待、流连忘返的,倘若无法放下、放开,只有把歉疚、惭愧、遗憾当作陪葬品,带到棺材里面去了。

话说在痴梦林中,有一只梅花鹿,生得一头美丽的角,因此走起路来总是威风凛凛,盛气凌人,对待别人更是傲慢无礼。当其他的动物一同觅食、玩耍时,它就只是独自站在溪边看着自己的角沉醉不已。

但好景不长,随着几番叶落花谢,这只梅花鹿已渐渐老迈,日日独来独往让心情没有分享的对象,心事没有释放的出口,没有要好的朋友可以交谈,不曾仔细欣赏痴梦林的人事景物,一生的回忆就是头上美丽的角。即将死亡时,梅花鹿躺在溪边,身旁依旧冷清,它轻轻地问昏黄的月牙:“我的角,还是那样完美无瑕吗?”一阵晚风吹过,它缓缓而无助地闭上湿润的眼睛,遗憾一生执著美丽的角,而错失更加可贵的喜怒善恶的一生。

人生,是需要预作准备的。一个人在世间,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完、做好,不忘与人为善,一旦走到了百年,就能坦荡荡,无牵无挂,自在洒脱。何须等到明日黄花时,才来悲叹人生。

人生,不是只有赚钱、创业,创业、赚钱……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尝试,为生命留下历史。过去的圣贤对世间不但没有亏欠,反而是“立功、立德,立言”在世间;他们充实了人间,给予大众福乐,也让自己更为富有。因此,今朝有事今朝毕,如果总是抱持“以后再来”、“以后再慢慢说”,到最后只好把歉疚、理想都带到棺材里去,那就枉费此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人生如棋,如何落子无悔

我们从祖师语录里能够看到,禅心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

学佛才是真正的福气

同事告诉我强生的女继承人凯西强生离世的消息,我翻阅...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

数字是个魔术

数字会说话,数字是个魔术!现在已经到了数码的时代,...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

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准则

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绞刑。临死...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星云大师《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晚安!我今天想从教学...

【佛教词典】天宁寺

(一)位于江苏江都县天宁门外。据江都县志所载,寺址原...

【佛教词典】爪镜

(杂名)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中略)爪镜,蓍...

少欲无为,身心就会自在

我们常常说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风...

礼佛有七种

这个礼拜在慈老法师引证勒那三藏里头说,礼拜有七种。...

毒心的恶报

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

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

必须让佛号有个家

那么我们上两堂课讲到什么是佛陀,那么现在这一科讲到...

星云法师《圆满我们的人生》

每逢过年期间,最常见到一般人家门口贴着一副春联天增...

【佛学漫画】找到生命的意义

如果让炽盛的欲望蒙蔽了心灵,哪怕真相近在咫尺,我们...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

星云大师《为神鬼灵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今天要为神鬼灵只向您祈愿。 他们...

五蕴活动越炽盛,你的业力就越重

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

神通不敌生死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