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2013/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学佛不要与社会脱节啊,社会是多种多样的,好吃的好玩的很多,要去试一试啊。”是啊!社会确实是多种多样的,现在社会越来越宽容了,各种生活方式都可以存在。每个人都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吃喝穿戴阔都有各自的拥护者,都有相应的利益集团在后面推波助澜,追求刺激,追求新奇成了生活的主流。

我们学佛,想要改变以前的生活,发现那种只为自己享受的生活不对,慢慢体会到了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改变与利益。也希望告诉别人,从“粪坑”出去,有一片净土。但在他们的因缘未成熟的时候,他不会知道“粪坑”原来是很脏很臭的。他会说“我以前没条件,受苦了,现在就要享受下。”“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么会有营养”。在一些“老人言”控制,支配下继续造作恶业而不自知。

那为什么就偏要去设定消费、享受的、及时行乐式的方式是正常的呢?而少逛街,少购物,少看电视,少娱乐,不去娱乐场所,的方式就是脱节呢?他会打着维护主流的旗帜,吓唬一些信心未坚的刚上路的行人,你走错了,快回来大路上来吧。

这也就是业力之大的一种反映啊!!!

而当我们仔细思维下,劝我们不要脱节的时候,那个人又是拿什么来判断和保证,所谓融入社会的这种生活方式能给我们带来的是快乐呢?

实际上学佛从来不是说要从社会生活脱离出去,而是要改变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佛法讲的是脱离轮回,而不是脱离社会。出离五欲享乐,而不是进行折磨身体的无意义的苦行。

沉溺、随顺于身体感官的享受,信奉这样的生活方式,他的出发点不就是在轮回中不能自拨之因吗?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去说服他们,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有大家结伙就该壮胆走上“三恶道”吗?

寒山问拾得,被世人所不理解,欺、骂、侮时如何处置,拾得说,“只过几年,你且看他”。我只愿我的行为能够是一个示范,让他们能看到。脱离了“社会”,从长期所谓老人言里摆脱出来,慢慢减少自己以前习惯的支配,也能够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

佛经不可不读

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

证严法师《堕落多因贪心重》

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而上下流转不停:心若为善,便...

老母亲学佛康复的故事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

佛法对知识分子有什么帮助

问∶ 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么帮助吗? 慧...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

不杀生的驱虫法

蚂蚁怕酸,蚊子怕辣,蟑螂怕香。夏天来了,小生命们到...

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原文: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

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却欲嗔恨而堕为神

【原文】 世有疾恶者,谓世间为恶人,予力不能治。死必...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

【佛教词典】光帝头

禅宗公案名。指后唐庄宗(同光帝)对兴化存奖禅师引幞...

【佛教词典】比量

(术语)因明三量之一。又心识上三量之一。比者比类也...

龚老居士往生的殊胜事迹

去年元旦时,东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龚老居士往生,非...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

说话前先用三个筛子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推荐】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

人生如果是场梦,那么它又有何意义

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

恶人要如何改恶向善

问: 本人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如何改恶向善? 大安法...

想长相庄严,最好去西方极乐世界

他有福荫,这种人一出生下来,他的长相都是很庄严的仪...

惟贤长老《念佛与悲智兼修》

我昨晚上听到你们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诚恳,这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