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2011/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1.生平

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人。七岁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大师的德业主要体现在自利成就与启建结社念佛。宋淳化年中(公元990---994年),大师在杭州昭庆院专修净业,以旃檀木刻阿弥陀佛像。佛像刻成而焚香发誓愿云:“我与一千大众,八十比丘,始于今日发菩提心,穷未来际,行菩萨行,愿尽此报身,以生安养国。”仿庐山遗风结净行社,有一百二十位公卿显贵参加,宰相王文正公(王旦)为社首。翰林苏易简作文写道:“予当布发以承其足,剜身以请其法。”可见,大师道隆德盛,感格人心之力甚大。

大师严持戒律,具无碍辩才,刺血书写《华严净行品》。以念佛法门自行化他,数十年如一日。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于寺中端坐念佛,有顷,厉声唱:“佛来了!”随之而化。当时在场的信众见到地面呈金色,良久方退。享年六十二岁。弟子奉全身建塔于鸟巢禅师之侧,号圆净法师。

2.思想

省常大师亦无著述问世,故其净土思想无从详考。大师在念佛实践中,注重引进《华严净行品》来规范,净化念佛人的身心言动,使净业成就更加上一分保证。莲社易名净行社,持戒念佛,止观并运,深寓大师弘扬净宗之善巧方便与深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佛号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

「厌离」为我们的心加了保护层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对现在的生存状况更要有种敏锐的...

助念时家属杀猪办席,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亡者的家属请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四十八大愿——(第24愿)供具自皆如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

念佛的心态与音声

音声乃心性的外显,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为妙音,从...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游览寺院的四个禁忌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

袈裟的功德

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因为法衣的颜色不正而...

贪、嗔、痴

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

【佛教词典】多人语释名

亦名:多人说法释名 子题:行筹五德具八法、三种行筹法...

【佛教词典】蕴识

蕴蓄心识之意。与“含识”同义。即指有情众生,以一切...

大姑奶奶的往事

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大饥荒,都...

过去造了很多恶业,怎样消除这些恐惧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想想因果不虚的,如果一...

心安处便是吾乡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舍下一分,得一分自在

人生是苦。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因此我们有著许...

《临终三大要》述义

《临终三大要》作于民国十九年,即一九三○年,这篇文...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

突破障碍,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引生修学的动力,就是所谓的精进。有些人刚开始学佛是...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

慧律法师:在家众要怎么修行

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要守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