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2014/04/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一、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烦恼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得一颗平常心,无时不是快乐;修得一颗满足心,无处不是幸福。

二、用微笑去面对现实。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有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坎坷是一种经历,让我们真切的理解人生。岁月不经意地更替世事沉浮万千,一世的荣华如尘烟,用微笑去面对现实,用心去感悟人生的精彩。

三、静看花枯荣,淡视云卷舒。行走在旅途,鲜花和荆棘映衬,坦途和坎坷衔接,艳阳和风雨交织,得志和失意错位,需要我们淡泊豁达,宁静致远,静看花枯荣,淡视云卷舒,沐浴春风不自傲,挑战逆境不伤情,在修正中砥砺品性,在省悟中拓宽心胸。成败自清醒,是非一笑过,让人生多些惬意,多些感动,多些精彩,多些永恒。

四、超然物外是一种境界。

我们是负荷前行的,总觉得人生苦短,春天难留。背着重重的行囊,我们一路都在喘息,何曾在意身边的风光。其实,那若大的行囊中,有很多是可以摒弃的,如那些世俗的偏见,物欲的躁动,追逐的劳累,取舍的

五、和平安详需要有颗宽容的心。不要企图纠正身边所有人的缺点和错误,使所有事都如自己意愿,就如我们不能移除全世界的石头和荆棘,使前进的道路平坦笔直。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得穿一双适合的鞋子。其实,不一定是别人真的有错,或许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出现了偏差。想要内心和平安详,就要学会以宽容的心去接受一切。

六、学会认识自己,幸福将不期而至。有时候人的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别人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贪婪,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能看到别人的愚昧,却看不到自己的无知;能看到别人的目光短浅,却看不到自己的狭隘。人生就是要多些反思,多些扪心自问,才能认识自己,幸福才会不期而至。

七、内心平和,才能洒脱。内心平和,才能在心里装下满满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开,放得下,想得明白,过得洒脱。能容,能忍,能让,能原谅,平心静气。一个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会通达,内心就会通泰,有欲而不执着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活得洒脱,活得自在。活得平和的人,心底踏实安详,云过天更蓝,船行水更幽。

八、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优雅的人生,淡而有味。我们的生命犹如一柱燃香,过去的都过去了,快乐或痛苦,如烧至尽头的香灰,终会落下。人生无常,人心善变,何必为那些是非恩怨纠结?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了;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面对人生种种境遇,一笑而过,是一种人生的优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义道德的仁。仁字是一个会意字,许慎《...

素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您知道吗?要使奶牛产奶的话,她必须要产下小牛才行。...

净慧法师:人生的三大缺陷

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

怎样品出年味里的菜根香

农历新年临近,开始进入了中国味道的倒计时。记忆中过...

成为一棵大树的五个条件

一、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

如何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呢

我们都想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幸福快乐不是光想就有...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有人抬头看天,晴空万里,神清气爽。有人喜...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一个人太顺利,未必是好事情

一个菩萨的心,跟大家劝勉一句话:我们的心不能太脆弱...

准提咒的不可思议功德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较广,有很多人专门修这个...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

佛堂的供品有禁忌吗

在这里展开一点,有人问:师父,枣我不敢供。错了,要...

【佛教词典】幽灵

(术语)幽界之精灵也,六道众生不可眼见者,皆为幽灵...

【佛教词典】我执

【我执】 此又作人执、生执。众生之体,原为五蕴假合,...

杀蛇人的悲剧

印光大师在《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一文...

不净观如何修

问: 不净观是对治什么烦恼?如何修? 惠敏法师答:...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星云大师《佛教的净土思想》

第一篇 五乘共法的净土─兜率净土 壹前言 净土思想并...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

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亲都笃信佛教,诚心地...

初心菩萨亟须亲炙阿弥陀如来

疏文: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

如是善缘

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

如何修不净观与无常无我观

大乘起信论它对因缘所生法的观,主要是提出两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