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让别人的语言带动自己的情绪

学诚法师  2014/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让别人的语言带动自己的情绪

有一种情绪,每个人都曾经历过,那就是——愤怒。

当我们感到内心的期望没有达到,意见没有被接受,看到了不满意的事,或是听到了不合意的话,就常常会感到愤怒。愤怒,也许会持续很久,也许只有一瞬,就消失不见。但是,愤怒的当下,会让我们的身心产生急速的变化。心跳加剧,呼吸急促,脸色巨变,眉头如锁,眼神似刀,讲话如子弹扫射、亦如炮弹出膛,同时,配合手臂挥舞、双脚蹬地等肢体动作。如此巨大的身心激荡,让我们消耗大量的能量,也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损害。愤怒过后,常常久久不能恢复平静,甚至很多年后,回想起来,依然让人义愤填膺。

每天,我们的耳边会响起很多不同的话,我们的反应不一;同样的,也有人一句相同的话对很多人说,但是每个人内心的反应也不同,有人欢喜,有人无动于衷,也有人怒火中烧。都是一句话,从别人的嘴里说出,随之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而后通过空气传递到了我们的耳中,再消散在空气里。相同的原理,可是为什么别人的语言对我们的作用那么大?
  
语言,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因为会消失就能像没有来过一样,在心里不留任何痕迹。如同阳光,白天照耀万物,晚上尽管消失不见,但是留下了生长的能量;风,尽管吹来又吹过,但是“风吹叶落”,留下了一片清凉。同样,语言、声音尽管会消失,但是会激发我们内心的情绪。犹如石子投进湖面,如果湖里落满鲜花,就会泛起花瓣的涟漪;相反,如果湖里充满污物,则会漂起团团垃圾。听到了语言,如果内心善法起来就会感到快乐,烦恼起来就会痛苦,乃至愤怒。感到愤怒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别人的话,而是我们的烦恼。因为接受了外在的信息所引发,是由我们的烦恼所演化而来。

比方说,我们正在兴致勃勃地种花,这时候,有个人走过来,说某某,你这么种不对,应该这么挖坑,这么浇水。有些人听了,就会很生气,说这关你什么事,我想怎么种是我自己的事。也有人会说,哦,原来您种花有经验啊,那太好了,请您教教我吧。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发生。对前一种情况,激起的是恶法,是烦恼、偏执。对后一种,激起的是善法,是谦下的心、学习的心。我们常说,学习使人进步。《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一颗内省、学习的心是成长的金钥匙,而自满与执著自我则会关闭所有的善法之门,让我们孤独、闭塞而难以进步。

仔细倾听,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赞叹、教导、建议、询问或是讥讽、毁谤、辱骂,很多很多。要静静观察我们听到这些声音时内心的反应,是否能不被声音影响自己的心境,不让语言带动自己的情绪。在心湖里种下谦下、学习、内省的莲子,假以时日,必将湖面充满莲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

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最愚痴的行为

问: 人的容忍量有其极限,如果对方经过重复纠正还无法...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可怜那条被钓的鱼,也别忘了慈悲钓鱼的人

我是一个嗔心比较重的人,平时各种看不惯别人的不文明...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

生气有用吗

某法师有一天由某一处所,正要开门出来,不料,迎面撞...

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

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

【佛教词典】初禅天

(界名)四禅天之第一。...

【佛教词典】五种增上缘

又名五增上缘,或五缘,是念佛人现在与未来二世所得到...

印光大师:不可赤体睡觉

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体睡,须穿衫裤。以心常如在佛前...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

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次劫难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有作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谓...

现代人造业有四种特点

现代人造业有以下几种显著的特点,和以往时代迥然不同...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

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

念佛起止仪

一、礼佛三拜 二、念赞佛偈一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净土法门,不但是三恶道的众生难信三恶道都是受苦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