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2011/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反过来说,纵使他现在满脸福相,如果他不知行善积德,经常起贪爱和憎恨的念头,那福相便会逐渐消失。所以,心是面相的枢纽,看相不如看心。

富贵之人的心相有三十六种:

1、明知当官辛劳,却仍然愿意为人民的公仆,服务大众。

2、做事刚柔并济。

3、欣慕善行,亲近君子。

4、有美好的食物会分送他人。

5、不靠近小人。

6、时常积阴德,给人方便。

7、从小能帮忙治理家务。

8、对来乞求的人,不生厌恶心。

9、克制自己,利益他人。

10、不促成恶事,不嗜爱杀生。

11、听到或遇见事情,心不惊慌。

12、与人约定,不会失信。

13、不轻易改变行持和操守。

14、睡前常静思自己的过失。

15、勇往直前,不耽心过去,也不为往事沾沾自喜。

16、不让人产生憎恨心。

17、不文过饰非,不掩饰自己的缺失。

18、为人做事圆融周到。

19、受人惠恩和帮助不会忘记。

20、心量广大。

21、不欺善怕恶。

22、怜愍救济孤儿、寡妇和急难的人。

23、不帮助强人欺侮弱者。

24、不忘故旧的情谊。

25、常做有益公众福利的事业。

26、不多说话,不打妄语。

27、得到别人的赠与,常心生惭愧。

28、谈吐井然有序,声音轻柔。

29、当别人正在言谈时,不插话。

30、时常谈论善事和别人的优点。

31、不嫌弃粗衣淡饭。

32、随时随地表现适当的方圆曲直。

33、听到善言善事,行之不倦。

34、了解别人的饥渴劳苦,而且时常加以体恤。

35、不挂念他人的旧恶与前隙。

36、故友有难,竭力济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70%以上的疾病与情绪有关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一休晒经

一休禅师在比叡山乡下时,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

观心无常,不再迷茫彷徨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心在哪里,...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认知的三个境界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

【佛教词典】用虫水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拘睒毗,阐陀起屋,虫水...

【佛教词典】续一切经音义

凡十卷。辽·燕京崇仁寺希麟集。又称希麟音义。收于大...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星云大师《为警察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为人民的保姆--警察,至诚恳...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

爱吵架的夫妻

有对夫妻开了一家糕饼店,因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养,两...

憨山大师《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

邪淫十二害

邪淫极大地损耗了个人的阴德和福报。印祖说:行邪淫者...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1.生平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

慧律法师《僧伽的临终和善后》

病危 同参道友应悉心照料,如法供应饮食、汤药。病室...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