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2014/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佛”,还是六字“南无阿弥陀佛”,都可以,但以念六字佛号为主。“阿弥陀佛”之“阿”,读音a、o、e,都可以;皆有依据,心诚则灵!

印光大师主张念佛以念六字佛号为主,四字佛号为辅。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下临终三大要:“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出声念,可念六字。心中默念,可念四字!因默念,字多难念,宜念四字,单念四字较易成片!唯刻七打七,可以专持一句佛号!”

莲池大师主张“四字自念,六字随众”。莲池大师《云栖淨土汇语》答吴广頴居士:“问。念佛或四字。或六字。稍有繁简之分。经文只云执持名号。似止四字。今丛林尽从六字。毕竟何者为是。大师自用何法。答。四字自念。六字随众。”不过,无论自行,还是化他,莲池大师都与善导大师、印光大师同一鼻孔出气,以六字名号为主、为本。莲池大师《云栖淨土汇语》劝修净土:“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今老矣。

倘有问者。必以此答。犹恐无徵。涉于臆见。况复衰病。艰于语言。谨将佛菩萨所说经论。及古今诸大知识。大居士等。种种著述。题名开后幸随所见详阅而深玩焉。可信与否。惟高明裁之。” 《云栖淨土汇语》除夕上堂有出多娑婆三韵索偈者口占二首(选一):“六字真经摄义多。总持一似唱也娑。自从蓦直西方去。閒杀台山指路婆。” 《云栖淨土汇语》示病人:“将家事处置了却。放下万缘。空空地心上。只念六字佛名。刻刻不忘。自然业障消灭。业障既消。自然夜卧安宁。身心康健矣。念佛人要发愿捨此恶世。生彼乐邦。”

念佛人,到了艰危、病危、临终的时候,就念四字名号。莲池大师《淨土辑要》与朱西宗:“尊恙至是。亦甚危矣。宜以所欲言事。尽底书付令郎及尊堂。令胸中都无牵挂。一心正念。若平日于念佛法门信得及。便可心目内照。四字佛名。历历明明。无间无断。从其今日明日去亦可。说或不去。活到一百二十岁亦可。此为要紧语。朋友平生相交。正在此处。他皆小事不暇及也。切不可贪生怕死。而悞大事。”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下示华权师病中:“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下临终三大要:“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默念佛号,也以念四字名号为宜。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一函遍复:“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

佛教徒、佛教善信,对人称呼,无论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都习惯见面称呼四字“阿弥陀佛”。四字“阿弥陀佛”是人间最吉祥的祝福词,不但祝您福德圆满,而且祝您智慧圆满。其实,就是祝您成佛,成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因为,佛是福、慧两足尊;唯有佛一人福、慧圆满。四字“阿弥陀佛”,是梵文音译,意译为无量寿、无量光。寿表福德,无量寿表福德圆满。光表智慧,无量光表智慧圆满。天台宗又赋予“阿弥陀佛”甚深含义:阿,空。弥,假。陀,中。修习圆教一心三观,空、假、中观互融不二,乃是一生成佛之无上妙法。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之“南无”,读音na、mo,有“归命、救我(度我)”之义。归命:把生命放心交给阿弥陀佛,归向极乐世界。救我(度我):执持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深信、切愿、力行,决定救度您超越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见《佛说阿弥陀经》)。邪魔、外道攻击佛教徒、佛教善信对人称呼四字“阿弥陀佛”,意指希望您早点去死,实在是胡说八道,可悲可叹,愚痴之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问: 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百问》

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

「口念心听」跟「心念心听」有什么区别

问: 弟子学佛十个月,念了几万声佛号了,起初是口念耳...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持名念佛功德殊胜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

坎坷不可怕,一帆风顺才是最可怕的

人在不顺时才想到求神拜佛、念经。但是,坎坎坷坷时不...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洪应明《菜根谭》下集

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佛教词典】三十种外道

系大日经卷一入真言门住心品所列举外道之分类,即:(一...

【佛教词典】丛林

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

大事缓处理,小事急处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断,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大家...

印光大师:杀生吃肉的开示--杀业最碍往生

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

念佛诵经得菩萨慈护延寿

我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

讲话也是修行

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

现在打普佛,有点像买保险一样

下午很多人来打往生普佛,这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也是...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

禅宗是佛法的根本

有人认为有情世界不能离开禅还好懂,因为他是有情,但...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