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撬动地球的支点

学诚法师  2014/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撬动地球的支点

小时候,我们常常心怀梦想,想要改变世界,让她变得更加美好。逐渐长大后,开始学习、工作、生活。儿时的梦想在不断面对的困难和失败前慢慢退缩,在内心越来越多的疑惑前停步不前,在每天日复一日的琐事前消融殆尽。

偶尔有空,翻翻旧相册,看着照片中年轻而昂扬的自己,不由会让人想起那段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岁月,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想起自己也曾渴望成为撬动地球的人。然而,回头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和巨大的世界相比好像如此弱小而单薄。不由叹气而自嘲,“梦想终究只是梦想而已”。

回想自己的梦想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会发现我们对于梦想的实现,通常会在内心不知不觉设定很多前提条件。

儿时,我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精神为自己设定了高远的梦想。随着慢慢长大,这种无畏的精神不断遇到挑战,也越来越使自己将梦想的实现依赖于各种条件的具备:自己的学习成绩、毕业院校、工作单位、同事是否友善、是否得到领导赏识、有没有海外经历,从自己的身高、体重、外貌、父母有没有实力,到公司的效益、行业状况、社会风气、国家经济的走向、世界和平等等,无不成为我们梦想实现的前提条件。

对于各种条件的苛求,让我们将撬动地球的支点放在了外在条件上,一旦外在条件有所缺失,这个支点崩塌,我们的梦想也随之不复存在。

这个支点到底应该放在哪里呢?古人认为,想要具备光明的德操并要将它广播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先要有诚心;要想有诚心,先要增长自己的学识。增长学识的途径是明析事物的内在规律。

佛教认为,这个世界的真相是缘起性空,万事万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没有一个固定的常态。任何一个个体的转变都是一个因,能够成为外在世界改变的缘起。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在两周后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而个体的转变,其根本在于“心”。“心”的影响力量能够不断持续、发散、蔓延。犹如投进水中的一颗石子,漾出的涟漪可以波及整个湖面。人心亦如是。善心引导出善行,善行感动社会人心,又会激荡出更多的善行而温暖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让世界为之动容。

这个支点,不在别处。就在自己的一颗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放下内心的毒箭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

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毁誉...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

大愿法师:环保应从清洁心灵做起

初闻六祖慧能大名,始于八十年代末蔡志忠的一套漫画《...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遇到魔障如何面对

前面的经文讲到安住真如,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

极乐世界要修到什么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

【佛教词典】净主

亦名:施主 子题:衣药钵净施主、真实净主、展转净主、...

【佛教词典】所缘缘

梵语 ālambana-pratyaya。又作缘缘。即所缘之缘。四缘...

谁偷了摩尼宝珠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

隐士须归极乐国

处士逃名远市阛,此身清隐翠微间。 平分岭上半边月,高...

何谓「中阴身」

人死之后,到哪里去呢?人死之后,在还没有投胎转世之...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引发人性中的贪婪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但...

好心真的能有好报吗

我们都知道,慈悲是佛教的根本,而因果律则是佛教理论...

你福报大,智慧不大,有什么用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一日,阿难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自己曾见过文殊师利...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

【佛学漫画】福气

【佛学漫画】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