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大安法师  2022/1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缓。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缓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惟用引磬,其它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

临终三大要

三班相续,念佛的声音不间断。病人如果还能够跟着念,就随着助念的声音,他自己小声念;如果力气不够,不能念,这个病人可以摄耳谛听。心里跟着念,那心里被这个佛号所摄住,就心无二念。如果不听佛号,不用佛号摄心,那还是妄想纷飞的。心无二念,自然就可以跟阿弥陀佛的名号光明、愿力相应,相应就能够成办往生的这桩大事。

念佛的声音不宜太高,声音念得很高昂,好像都念到云霄里面去了,会伤气,难以持久。但也不能太低,低了病人听不清楚。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太快了,这个病人跟不上,听不清楚;太慢了,这个气又接不上来,也难以得到利益。佛号要不高不低,不缓不急,中庸之道。尤其要站在病人的立场去看,一定还是要略为慢一点,他才能够听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字字句句这个佛号都经过他的耳根听进去,入到他的心里去,这样才能够得力。

助念团对这个佛号的节奏、速度快慢是要经过训练的,不经过训练,拉个队伍就上去,常常就会高和快。我有时候参加一些助念,就发现很快。念起来很难持久,自己都觉得很累。所以一定要慢下来。慢下来,念的人也不会辛苦,他能长久。就好像我们东林佛号,正因为缓慢,二十四小时念下来没有关系;如果念得很高、很快,二十四小时是念不下来的,嗓门都会沙哑。所以对这个快慢高低问题是要研究的,一般以低沉缓慢为主,可能入到病人的心里效果会好一点。

再就是念佛时候的法器,唯用引磬,其他的一概不用。不要什么铃鼓、木鱼,什么都上,像一个演奏乐团一样的,这个时候不是演奏、表演的时候。就是一把引磬,其他的一概不用。为什么只用引磬?引磬的音声是金属的声音,比较清越、清净、有穿透力,听了之后,令人心地清净,也能够让他在昏迷状态或者禅定状态……,这种引磬的声音能够穿得进去。有些大修行人如果入定了,要让他出定,那常常就是用引磬来让他出定。木鱼的声音比较浑浊,一般引磬和木鱼是配合着用的,清浊,阴阳,是能够导致平衡的。平时还是引磬和木鱼同时用,但唯临命终时助念,只用引磬。木鱼不宜用在临终助念的这个场合。

再就是关于六字和四字的问题,印祖裁定,宜念四字佛号。刚开始可以念几句六字佛号,但以后就专念“阿弥陀佛”四字,而且在音节的加重方面,还应该注重这个“阿”字。那念四字,不念“南无”,就是由于字少容易念。考虑到病人在那种临终的时候,心力很怯弱,六根、精神在涣散的时候,不要让他听的字句很多。为什么佛号才功德更大?如果你跟他诵《地藏经》,诵得那么长,他是很难摄受的。念的字数少,他摄心听得清楚,那念的人也省力气,听的人也省力气。所以念四字。

家中眷属这样来念,如果家中眷属不够,从外面请了一些莲友参与,也这样来念。无论人多还是人少,均以此方法来念。在这里要注意,不可以出现一种情况:大家一起念,念了大家再休息一下,休息好了再来念。这就佛号间断了。这里,一个原则就是佛号不要间断。就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也应当换班去吃,不要全都一窝蜂地跑了。如果念了很长时间,肚子很饿,一看到饭食来了,眼睛发亮,都跑了,把病人撂在那里了,那不行。所以换班吃,佛号不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弥陀要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念佛有大光明,护念行人不遭魔事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问: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大安法师答: 拜佛是...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

净业若成 禅宗自得

净土宗的祖师里面,在开悟之后的一个特点置彼而取此。...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

【佛教词典】随惑

【随惑】 又称枝末惑,与本惑相对而言。亦称随烦恼,《...

【佛教词典】宗门武库

全一卷。南宋道谦编。全称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略称...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阿弥陀佛令一切众生毕竟大乐

净土法门,阿弥陀佛所启建的这样的一个大愿,施设净土...

戏剧大师萧伯纳谈素食护生

我们是牲畜的活坟场,为了口腹之欲而将它们斩杀。饕餮...

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

净界法师法语--智慧的抉择

◎ 生命是无常的,在那无常变化当中,每一个变化你都没...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

「本此无住」而建立了世界和众生

其实它这个地方所要讲的观念,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本此...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

如何避免起贪心见佛而著魔

问: 弟子学佛时间不长,业重福轻,障深慧浅,生怕起贪...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这是不变的真理。可是,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