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的五种归纳

明一法师  2014/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种。因为我们的心是这么的复杂,而且心的问题又是如此之多。所以解释心的问题就成为最忌讳的事情了,因为这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只能自己体会。

佛教实际上就是一种安心的教育,尤其禅宗更是把安心直接拿到桌面上来讨论。有所谓“冷暖自知”或者“标月指”之说就是这个原因。只能用手指给你看,无法告诉你心是怎么回事,只能由你自己去体会。但是,不说的话也不能帮助别人,所以只好伸出自己的手指,勉强把自己的体会形容一下。

我们的心性沿着外界环境的作用而进行考虑、思想等等(缘虑),所以表现出虚妄攀缘。所以就会用虚伪、造作来面对环境,日久月深变成习惯(集起)。这些集起的习惯被存入含藏,所以一遇到什么事物马上与含藏里面的“认识”进行比较,进行考虑、思想等等的虚妄攀缘(缘虑)决定自己的行动。我们的心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轮回,年久日深慢慢就舍弃了我们的真如心。

所以佛陀在证到真理的时候说:“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烦恼执着而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的心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人人具足这五心。只是有的人断了虚妄攀缘、习气和虚妄的无明,显现出自己的真性,这样的人就叫佛、圣人等等名称。而大多数的人被无明烦恼所左右,堕落在虚妄、攀缘、习气、无明的轮回里面。

我们从小到大,在不断地表现由自心决定的自性。小的时候无明盲目(含藏指导)多些,大点受到身边的人的熏陶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习气(集起指导),再大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时候就会虚伪造作(缘虑指导),明白事理后通过修行会有一些智慧觉悟的显现(真如指导)。因为身边熏陶的人或环境有问题的时候就会造成严重的毛病,产生心理问题。

这些行为通过我们待人接物表现出来。比如小的时候常常表现为盲目,自己的生活环境混乱,不能自理等等。长大后受身边人的熏陶会形成和熏陶者类似的习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表现穿插有虚伪造作,偶尔也会有些真如心的表现。严重心理问题的表现就更多了,从严格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是真如心在左右我们,那都是有问题的。所以没有开悟的人多多少少都属于有问题的范围(当然我自己也是在里面)。

这么复杂的心性,我们是很难了解的。对个体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这就要通过修行。所以在寺院修行的时候,指导者根据他的行为进行一些引导,或者念佛、或者参禅、或者修止观等等。这些修行的方式,能够起到熏习的作用。让修行者在寺院的日常生活中受到指导者的熏陶,从而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消灭自己的一些毛病,充实自己的一些“认识”。使得他更接近地显现自己的真如心性。

当然这个过程又会堕入另外一个缘虑、集起、含藏的轮回,但是我们的修行就是以妄制妄,不管是参话头还是净土宗的念佛法门。这个疑情就是妄想,这句佛号同样是妄想。不过我们是利用这个妄想的佛号和疑情取代了攀缘妄想、习气和无明。让这个佛号和疑情妄想变成习气,念念都是这个佛号和疑情妄想。然后触着磕着真性现前从而开悟,不再需要佛号或者是疑情就能掌握自己的缘虑心。

在我们禅宗来说,早期的祖师们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我们自心的办法来修行。因为当时人的根性比较好,所谓好也就是说他们的缘虑心少一些,集起心容易形成。所以,当时这种用功方式成为一种主流。到了后期,人的根器越来越差,所谓差也就是缘虑心变的越来越多,集起心越来越难以形成。所以,观心这一用功方式越来越显的无力,乃至于产生了很多其他的用功方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从心的牢狱里解脱出来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法的事,被人一状告到法院,就要接...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

内心解缚之要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向比丘们开示:...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

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推荐】闭关十天念百万佛号的真实体验

净宗祖庭东林寺举行的10天闭关念佛活动真是太殊胜了,...

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

日行一善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

你很会念佛,但不一定就能往生

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

【佛教词典】开坛

(杂语)开传法灌顶之坛也。其授灌顶之知法师范谓之开...

【佛教词典】举一蔽诸

举,明显提出以揭示其意;蔽,赅摄、涵盖之意;诸,众...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补相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问: 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

把聪明转变成智慧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

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尽量素食

1976年,美国成立由参议员乔治麦高文主持的营养与人类...

宏海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

一、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错过班车 意外免祸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