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的护照--净土三资粮

从慈法师  2014/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的护照--净土三资粮

学生们出国留学时要申请留学生护照;商人们出国考察时要申请考察护照;一般人们出国旅游时要申请观光护照。各种护照申请的单位虽然不同,但凡是想要出国旅游都需要拥有一张护照。而一个净土的修学者要往生西方也必须拥有护照,而往生的护照我们称为—净土三资粮。拥有出国护照是出国前的事前准备,具备了净土三资粮—信、愿、行,则是往生西方的事先准备。何谓净土三资粮呢?下面让我们一一来探讨这个问题。

净土三资粮——行、愿、信

(一)信:

在探讨净土三资粮的同时,我们首先当知——信是一切事情最后的基本资粮。升学、事业、抱负……等,一切都依信心来达成。大智度论有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所以,信是入佛法大海的第一步。同样地,净土修学者也依信为首要资粮。大略而论,净土宗依六点起信,西方净土及弥陀绝无虚愿的真实性。那六点呢?

(一)信自——净土修学者,首先要相信,我人现前一念心不可思议,它能变现宇宙万有一切事物;例如:在我人闭眼一瞬间,即可概略想像出台北总统府的影像。由此可知,弥陀与极乐,是我心具,只要我人临终时能一念心至心称念弥陀圣号,愿生西方净土,必得往生目心所具弥陀净土中。

(二)信他——在此一点中包括有三:最先是相信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西方净土的圣言量;其次,相信弥陀因地做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大愿,其中有愿:愿成佛之后接引十方念佛众生往生西方,现弥陀佛果已成,绝无虚愿:最后,应当相信十方诸佛劝我们念佛往生,更要相信从古至今已往生净土的大德们,往生的实例。以上是为信他。

(三)信事——所谓信事,就是相信,既然有我人所居的娑婆国土,则弥陀经内所言,过此三千大千国土十万亿佛土之西,的确有极乐世界的存在。

(四)信理——此点即是相信我人的心性,大而无外,尽虚空遍法界,小而无内,在微生里可转大*轮。往生极乐是往生我人心性内的极乐,并非心性之外有一极乐为我所生。所以,有佛经言道:若人临命终时至心信乐念佛,乃至十念,一刹那顷即得往生。这就是心性广遍,唯心净土之言,但并非只有心性没有净土。

(五)信因——佛法信因果,所以当深信散乱心称佛名号,犹为成佛种子。(如法华经中云。)况能念佛一心不乱的净因,安得不往生净土之果?

(六)信果——此点即深信依因感果。深信净土的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假;有念佛求往生之因,必有见佛往生之果,是为信果。

以上六点是净土修学者所当深信的,由上述六点起信,信后又起愿;以下我们继续来探讨——愿资粮吧!

(二)愿:

一个人一生中,升学、事业、抱负……等等的成就不唯依信心来达成 ,愿力乃是支持信心的主要后盾。愿,可使我们度过困难;愿,可使我们人生有了无形的鞭策。因此,愿,对净土修学者而言也是重要的资粮之一。净土的修学者愿资粮虽然包含很广,但主要的当有厌离娑婆苦及欣求极乐乐的两点愿力。此两点中的厌离娑婆苦即佛所言四圣谛中的——知苦及断集;欣求极乐乐即四圣谛中的——慕灭及修道。另外有五点也是愿资粮中我们所当知的:

(一)愿离五浊世——就是希望今世之后能离此劫浊、见浊、烦恼浊、命浊、众生浊的五浊娑婆国土而往生西方净土。

(二)愿上善聚会——其次,希望今世后能往生西方净土与诸佛菩萨,上善聚会同修佛道。

(三)愿速登不退——即愿往生西方得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并能得一生补处之位。

(四)愿见佛闻法——此点即是,愿能到西方速能见佛闻法而了悟无生。

(五)愿广度众生——最后,希望能到西方国土,分身尘刹,广度十方法界众生同成佛道。

以上是为简略介绍净土三资粮之二——愿资粮。

(三)行:

净土大德藕益大师曾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 於念佛之浅深。由此可知,信愿行三资粮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而念佛的正行正是往生的行资粮。总而言之,佛法是一门求觉的学问,净土的修学过程也不离此,念人生的苦、空、无常、无我的观照智慧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念人生是苦——使生厌离及出离心以长道心。

(二)念人生是空——使学者除贪爱而增长智慧。

(三)念人生无常——使学者长道心而增精进除懈怠。

(四)念人生无我——以破众生的执着紧缚而得自在与解脱。

以上四点是为智慧的观点;另外,更有五点是学者在力行上必须坚持修行的。

(一)念阿弥陀佛——学者念弥陀万德洪名,不但可除罪消障长智慧,能如子忆母,念念相继,净念自得显现。

(二)做早晚功课——学者为求收摄散乱心,增长定力,每日必须至诚持诵早晚课。

(三)闲邪又存诚——学佛修持不得一心乃因恶业障心,学者如能闲邪而心存至诚心,恶业自除,净业增长,久而久之佛号自能专一。

(四)修余行助道——净土的修学虽以念佛为主,其他余行为助,不过随缘尽分,广修功德,自利利他以为助道之缘,也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五)得一心不乱——在弥陀经内有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净土修学者,果能得一心不乱,临终往生西方即有把握矣。

以上几点是为修学者概略解说净土三资粮之三—行资粮。

(四)结语:

从上我们大略得知净土三资粮的意义;在信方面六点是主要的;在愿方面,大略包括有厌离及欣求两方面;行方面则以智慧的觉悟及老实修行为主。净土法门乃是世尊澈底悲心为末法众生特开的殊胜法门,如能具备以上所提及的三资粮,可谓万修万人去;最后,我们竭诚地盼望您能依教奉行,同生净土。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问: 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世俗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

世俗所谓爱情爱自己吧?(虚情假意) 常常会看到很多年...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知足常乐,忍耐则心安

人生来的是那么的偶然,父母没有与其商量就把人带到这...

【推荐】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有位大学教授给大学新人的信中曾说:想拓展人文视野,...

痛苦和压力是心中那个影像给你的

我刚出家的时候,我的心情欢喜吃牛奶,还有所有牛奶的...

【佛教词典】九字

(修法)成自九字印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即唱临、...

【佛教词典】义学

(杂语)谓如俱舍唯识等建立名数,论因果阶级,法相局...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追求名利的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圣严法师:四圣谛讲记

四圣谛是基础的佛学,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夏...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这个拜忏,你最好有一个相续的时间。你不要说拜一天,...

圣严法师《无事是贵人》

问: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我们刚开始在修学戒律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说...

天地广阔,不要画地自限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

受了菩萨戒,能否为生病的家人杀生做荤食

问: 弟子学佛多年,已受菩萨戒,吃长素。但家中老伴不...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