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是二力法门

2014/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是二力法门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一则为他人宣说“大乘无上法”以利他,二则为自己“往生安乐国”以利己。

释尊在世时曾在楞伽山向大众宣告,当来南印度有龙树菩萨出世,继承其大乘教法,摧破外道邪见;此事《楞伽经》卷九释尊悬记之文曰:“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南天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佛记龙树往生安乐国,可见其与净土,有甚深因缘。龙树于其所著<《大智度论》,《毗婆沙论》等书中,均曾提及弥陀净土。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曾说,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业。其余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除嗔,有能除贪嗔痴,不能除先世罪。而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罪,复能除先世罪。因为其余三昧,皆是自力。而念佛三昧者,是自力佛力二力法门。以借佛力故,是以能除种种烦恼,及灭先世罪业。

龙树菩萨造《毗婆沙论》,有称赞弥陀偈云: “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是故我归命。彼佛本愿力,十方诸菩萨,来供养听法,是故我稽首。彼土诸菩萨,具足诸相好,以自庄严身,我今归命礼。彼诸大菩萨,日日于三时,供养十方佛,是故稽首礼。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十方现在佛,以种种因缘,叹彼佛功德,我今归命礼。其土具严饰,殊彼诸天宫,功德甚深厚,是故礼佛足。”

关于龙树菩萨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故事,还有一些传说,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中记述此咒的来源是:“龙树菩萨愿生安养,梦感此咒。”另外,在汉传佛教的往生传中,记载净土宗的祖师、北魏的昙鸾临终之前,梦见自称龙树菩萨的梵僧,告知他即将寿终:“一夕,鸾正持诵,见一梵僧掀昂而来,入其室曰:‘吾龙树也,其所居者净土焉。以汝有净土之心,故来见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

怎样的佛号才能产生往生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

极乐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为何却感觉不到

问: 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可弟子却感...

【推荐】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通常我们遇到一些逆境时都会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称佛名号相应为要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净土法门之金玉良言精要

夫称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面

月称论师举过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杯子,装满了一杯液...

【佛教词典】四生百劫

谓缘觉乘之人修行所需要之时间。断三界烦恼,证辟支佛...

【佛教词典】三转法轮经

梵名 Dharmacakrasūtra。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

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问: 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

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对于一个发起菩提心的学人来说,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

真的好怕死,怎样才能不「死」

问: 印祖一再地说不要怕死,可是我真的好怕死,生活的...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

猕猴与猎人

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

五根为善聚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

济群法师:昏沉死与痛死

问: 昏沉死是什么结局?如果是痛死,是否也在消业?...

网络学佛必须痛戒的弊病

在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网络是宣传佛法的一个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