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明一法师  2014/10/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了……等等消极的处境,出家人更是被冠上遁入空门等等极端消极之说。这是世人不了解真实的佛教,有着这样观点的人可以称为是佛教的煋人。可惜的是世间这样的煋人太多了,甚至是刚学佛的人,也往往就有这样的误解,成为佛教的煋人。

这也难怪他们,因为在最近一百多年来,佛教被误解甚至可以说是被毁灭得太利害了。利害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社会上的宣传媒体对佛教都不了解了。而这些宣传媒体是世人们了解自己身边事情的来源,他们对佛教不了解甚至误解的话,自然引导大众误解佛教。

所以,现在学佛的人绝大部分不是因为社会的媒体而引导进来学佛的。很大一部分学佛的人是因为感受到了生活的痛苦,或者因为生了很严重的病;或者因为走投无路;或者因为受到了严重打击;或者因为……他们开始学佛都是带着一身的伤痕走进佛门。所以,在世人的眼里才有这样的误解。

这在很多准备出家的人身上有很现实的体现。他们的父母听说自己的子女要出家简直就认为是奇耻大辱,觉得自己的子女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难道真的是走投无路了?不光是父母会有如此的想法,就是他们身边的人也是这样看的,很多热心人还参与到劝解不要出家的行列。

这十几年来通过一些正法的宣传,这样的情况刚刚有些好转。但是,正法的宣传力度太差太小,根本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可以这样说,现在正法的宣传就连一些打着佛教旗号的神通、鬼神宣传的力度都不如。所以,佛教依然是处于被误解的状态。

这从一些刚刚进佛门开始学习佛法的人身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对神通、鬼神的兴趣远比正法的兴趣要来得大。对于哪里出现了奇迹;哪里将会出奇迹;哪里出了解释不清楚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所以,佛教在他们身上依然是处于被误解的状态。他们成为佛教正法的煋人自然是再合理不过了。

可以这样说,当年自己要不是遇到做了二十几年《法音》编辑的师父,自己根本没有机会走上学佛的道路。所以,自己特别注重正法的宣传,因为自己认识到正法的宣传实在是佛教的当务之急。力量不足没有关系,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即使自己一开始就接触到了正法,自己依然还有着空的时候,还是对佛教中的空不甚了了。应该是在出家了三五年之后,跑马看花地看完一遍藏经之后,才算是初步了解了佛教的真空与妙有。这才知道佛教是最积极的宗教,这在自己几年来的日记里面记载得十分清楚。

尽管那几年天天对着寺院里面的木鱼,但是很难感觉到木鱼所代表的精进或者叫努力积极。尽管每天都要念“……如少水鱼,如救头燃……”,但是好像总是在忙于完成功课作业。尽管天天被提醒“……大众当勤精进,谨慎莫放逸……”,但是很少放到心上。

更有甚者认为一切是空,那还要努力干什么。再加上对“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的误解。消旧业不是应该越刻苦越好吗?那么越折磨自己的身心算得上是消得最快了吧!认为什么也不干,不是不造新殃的最好办法吗?!这些对空的错误理解,让自己走了很多痛苦的弯路。

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因为佛陀为了讲解本意就是先从“空”开始讲的,要我们先认识到一切都“空”。这在佛所讲经中最先度五比丘所说的四谛法上有很明确的标志。这和“空”性一样,这种讲法有他好处也有他的坏出。好处是这种讲法可以让我们最快地从痛苦中脱离出来。

坏处当然是我们容易停留在“空”里面,不能了达真空妙有。因为佛陀后来才给我们讲大乘,讲妙有。这在《妙法莲华经》里面表现的最为突出。只是我们得到了点“空”的滋味,尝到了点“空”的甜头,再加上我们的堕性,因此而舍不得出来。深陷“空”这个安乐窝之中,乐不思蜀。

所以,学佛第一步就是要走出“空”的陷阱,要从自我的惰性中走出来。所以,佛陀用“空”把我们骗出三界火宅之后,告诉我们还有一个更好的大乘。告诉我们“远离三界,而能庄严三界。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众生,起灭贪恚痴烦恼焰法。”

后来的祖师也说“应观空以遣累,莫着空以废善。应达有以兴慈,莫取有以起罪”、“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等等来告诉我们不要掉在“空”的温柔乡不出来。要应用空来实现我们的妙有,达到定慧等持而广度众生的目的。否则最大最大的成就也只有一个自了汉而已,失去了我们难得人身的意义。

这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意义,因为一切是空的,是假的。人生的确就像是一场戏,但是我们不能不演下去,不演下去就不成戏了。我们要在知道人生是一场戏的基础上,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且认真、努力、精进地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扮演的非常出色,那么我们的人生才会有他的真实意义。

只有这样,人生的戏才成为一场好戏,否则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同时,因为我们知道人生不过是一场戏,我们就不会执着于这场戏中的得失是非,明白一切是空。从而轻装上阵,演得无所顾忌,演得更加投入与真诚。通过自己的努力扮演,让更多的人因此感化,因此梦醒,做到假戏真做。让大家因此了断烦恼,离苦得乐。

这才是佛陀教导我们的真空妙有,否则空过一生,失去了我们这一难得人生的意义。这也更适合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否则就脱离了社会,走上了空中楼阁的处境,佛教很快就会消失,违背了佛陀的本意。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难得的人生,不要让自己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信自己与不执着

信心 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

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 当身处逆缘时,我们...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

我们都在写历史

佛光山开山以来,许多年轻人跟随我奉献青春岁月,日夜...

处世不求无难,谋事不求易成

处世不求无难。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没有厄...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参禅人,无长远心

参禅人,无长远心。这一句话,粗不尽会。细向自己胸中...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佛教词典】边方开五事

子题:白木条国、贡职图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四分,...

【佛教词典】活人剑

(杂语)以剑譬智谓复活真性之机用也。景德传灯录十六...

白色的蟑螂

打开孩子的饼干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只蟑螂。 那...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

学佛首要就是听闻佛法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们刚开始学佛...

以关怀代替处罚

在仙崖禅师住的禅院里,有一位学僧经常利用晚上时间,...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原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屠夫的顿悟

10年前,张顺是个专职屠夫专门为附近的人宰杀大小牲畜...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佛学漫画】让财富持久的奥秘

发财、成名、身处高位,有时候可以依赖一点好运气,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