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羡慕嫉妒恨

嘎玛仁波切  2014/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羡慕嫉妒恨

现在有个词儿叫“羡慕嫉妒恨”,这是现代人很容易犯的毛病,会增加“贪嗔痴慢疑”五毒对人们身口意的侵害,引发很多痛苦与烦恼。

人们往往喜欢彼此羡慕,不知足怎常乐?很多中国人羡慕欧美人,自觉比人家低等;二三线城市的人羡慕大城市的人,觉得不如人家洋气见识广。就连一个城市里各个区域的人都有这种心理,互相羡慕,看着对方好。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有权的人和没权的人;有才的人和没才的人、相貌身材好的人和相貌身材不好的人,都会彼此羡慕。没有的羡慕有的,有的羡慕没有的。人似乎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为此拼命去贪,但是生命有限,无论多么贪得无厌,总会走向死亡。人们对于金钱、权利的追逐,往往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这样引发的痛苦比比皆是,但深感痛苦之时,却没有多少人适可而止。

我发现弟子里天天说要整容的,几乎全部都是美女;长相普通的人,天天乐滋滋活得很快乐。以正常的逻辑,如果长得实在太抱歉,想去整个容是可以的。为什么偏偏是美女们愁眉苦脸要整容,丑女们兴高采烈哈哈乐呢?懂得发自内心快乐的人,说明她的心灵淳朴,没有那么多欲求,外表对她来讲根本就不重要,所以她会从内而外美起来。要比美,你怎么比?永远都会有人比你长得好看。就算你觉得已经整得很漂亮了,依然还是有人不喜欢你的样子,你不可能将全世界所有美人的鼻子、眼睛、嘴巴全部挂在你的脸上,也不用为了别人看你的目光而活着。

适当的欲望,没有什么问题,但必须要有节制的心态。人们讲“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的欲望可以无限,但是你的能力有限啊。有些人家里吃饭都勉勉强强,却非要学着人家买房买车,甚至几个人凑钱买车,轮流开,太爱炫耀,太要面子。别人穿名牌,她就要穿名牌,别人开好车,他也想开一辆。不去好好想想,这些到底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吗?

实际上,以物品装饰一个人,想提升其身份地位是很困难的,如果你没有内在的气质,穿戴一身名牌,也不过是自我安慰,自觉好看而已。如果是一个慈悲善良的人,哪怕长得再丑,哪怕没有鼻子,人们刚刚接触他可能觉得不太习惯,时间长了就会感到非常舒适快乐。久了以后,会连他没有鼻子都忘记了。原因是什么?这个人心里的慈悲大爱会感染你,由内而外的美丽会绽放温暖的光芒。

我有一些弟子,是残障人士。有的自己都无法走路,需要坐轮椅,让别人推着走。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做很多慈善事业,因为他们有慈悲善良的心,他们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卑,反而有更强大的信念去关爱、照顾别人,最后当然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

当你真正发自内心慈悲众生,无论你用什么装饰外表,都会越来越庄严。就像伟大的佛菩萨,他们的身像是木头做的,还是纯金做的,都不再重要了。人们去拜佛,永远看到的是他们慈悲的面容,没有人会在乎佛菩萨是穿着珍宝衣服,还是普通的布衣。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挂满了无价之宝,天珠、钻石,多种宝石等等与佛陀慈悲的面容相比,不过就是一颗颗石头而已。

缅甸的大金佛,身上贴的黄金足有几吨重,但每个人都是去拜佛的,大金佛是佛陀亲自开光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身心能够被净化和加持。缅甸的大金塔里,上面的宝伞有5448粒钻石及2000多粒宝石。在塔的尖端,有一颗重76克拉的巨钻,根本无法估量其价值。那些觉得戴着10克拉钻石了不起的人,到了那儿根本无法傲慢起来。去到那里的人都是礼拜佛陀的圣发,谁会在乎那些钻石、珠宝呢?谁会羡慕嫉妒恨呢?这就是内心大慈悲的力量,超过人世间所有的宝物。

如果你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三千大千世界最光耀明亮的珍宝就在你的心里,佛陀已将2500多年来最大的名牌穿在你的身上,你的周身将永远熠熠发光,灿烂耀人!这就是佛法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这里就是地狱

有一个人名叫钱琨,平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因为不治...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

迷路的穷人

无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里林木茂密,是许多...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

四念处之观身不净

好,我们看附表第二的四念处,四念处呢,这个我们先解...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

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四月九日下午一时,一行人又从台北出发,约经个把钟头...

秋季养生五状元

第一菜:莲藕 民间早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必须觉悟的三层道理

我们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们的内心状态是跟着感觉走,你...

只顾着「佛学」,而不重视「学佛」

现如今,清净如法的实修道场,在国内已经是屈指可数。...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刀口之蜜--人生的实相

佛教有一段譬喻,说人生如一座枯井。 有一位旅人,在...

一念淫心祸无央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

佛法修学,以智慧为先导

去年和今年的九月,末学去大庆接受由净界法师亲自传授...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

何谓菩萨?何谓佛?

网友:何谓菩萨?何谓佛?我总是把佛学归结为哲学体系...

顺境逆境都不能忘记求生西方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

佛法宇宙观之六道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一个概念,接着上一次的三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