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劝父母念佛书

心持法师  2014/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劝父母念佛书

爸妈:

愿二老展信欢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谓是老资格的居上了。可你们真的皈依佛了吗?真的信佛了吗?皈依不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而是将自己的完全托付给佛!尽形寿地学佛!你们可扪心试问真的信佛了吗?

若真的信佛,佛说三界犹如火宅,众苦充满,你们真的生厌离心了吗?真的不再贪恋这个娑婆世界了吗?佛说极乐世界如何如何壮严,你们真的发愿往生了吗?我们是一个无量劫漂泊在外的游子,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盼望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一直在盼望着我们回家,可是我们太愚痴、顽皮、一意孤行,只知追求错误的东西,而听不进弥陀慈父慈悲的劝告,我们不能一次次地纵容自己,而让其失望!试想:如果我一次一次地叛逆您,您一心为我好,而我却不领情,反而越来越放肆?您会作何感想?失望?绝望?生怨恼?甚至放弃?阿弥陀佛没有这样啊!他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回头,所以我们今生有幸得闻念佛法门,若不勇猛精进,怎报佛深恩?要知道能听闻念佛法门,并发愿往生西方是要有多大的善根、福德和因缘啊!

经中说十地前的菩萨于修行过程中,还有隔阴之迷!修行之所以要用三大阿僧祗劫,就是因为这个啊!咱们今生有幸闻到念佛法门,若不勇猛精进,对得起佛吗?我们闻到念佛法门,不容易啊!能有这个福报不知道修了多少劫了!

《无量寿经》第十一品中记: “阿阁王子等五百人,于前世行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他们修行那么长时间,今生才得王子长者身,可见他们是退转了。有隔阴之迷啊!咱们今世若不往生,下世能不能得人身?得人身的条件是奉行五戒十善,试问我们有资格、条件吗?我们行得圆满吗?纵得人身,还能再学佛吗?还能值遇净土宗吗?要珍惜啊!佛说他们后当做佛,但要后到什么时候?无有了期啊!他们供养了四百亿佛啊!爸、妈发愿往生吧!李炳南老居士说:“不求带业往生非愚即狂”!别再徘徊了!十方诸佛都宣说念佛法门,足可见此法门殊胜!发愿吧!阿弥陀佛已经向我们伸出了慈悲的手!你们欲知极乐世界如何庄严,可诵《无量寿经》。

这个世界太苦了!想想看:我们在母胎时,因空间小,所以象夹在两山之间,苦啊!母亲吃冷的,我们就像在寒冰地狱,何等痛苦!就是在零下几度的冰箱里都受不了,何况寒冰地狱啊!母亲吃热的,我们就好像在火烧地狱,可将手指伸向火中,看看痛不痛苦?母亲坐下,自己就像被大山压着喘不过气来……苦处太多了,以至于写不出来。所以才有隔阴之迷啊!太苦了!以至于把前世都忘了。此是生苦。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总有衰老的时候,老时行动不便,耳聋眼花,想做什么都做不了,而且体质开始下降,身体无故疼痛,总是力不从心,你们可以观察老人,无须我说此为老苦。下面的病苦,你们应该比我明了。我就不说了。

我们死的时候,阿赖耶识(灵魂)还未离开身体,子孙便移动遗体,此时如生龟脱壳,痛苦万分!将死之时,冤亲债主都找上门,那时心里恐怖,痛苦,可没有人能帮上忙,唯有自己承受苦啊!此为死苦。我们生活在欲界(三界火宅,包括欲界、色界、五色界)。欲望重,总是欲望太多,思衣求食,都已足了,又想要更好的,满足了又想要名……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但并不一定能事事如意,不如意时心里就难过。苦啊!此为求不得苦,怨亲债主,本求远离,可偏又遇上,遇上就生烦恼,此为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喜爱之人,总是希望能在一起,可总有远离的一天,一旦远离便伤心,所有才有殉情自杀的呀!此三苦大多是心灵倍受折磨。五阴盛苦:人是五阴聚合的,总是有不调合的时候,不调便生烦恼。此八苦概括了一切苦,汝可按此观想,终有厌离娑婆的一天。太苦了!要发愿,要往生啊!爸、妈,命不可延,时不可空等啊!黄泉路上无老少!抓紧时间念佛吧!儿求你们了!儿已经发愿求生净土,总是愿我们能在极乐世界相会,发愿吧!

爸妈:儿寄去的书你们看了吗?看看吧!不然发愿的心不切,纵然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可这是针对其它法门讲的。念佛也不简单啊!也不容易啊!不要轻视念佛法门啊!有句话叫:易行道,难成道!所以,我们更要慎重!要细心用功,不得马虎呀!信、愿、行是往生的根本是资粮!虽学佛,若言行仍不异先前,仍在造作恶业,那不算是学佛!往生不了的!学佛,学佛,学佛。故名思意是学佛之言行,不只是烧香、磕头那么简单的事。信佛了,发愿了,还要真行。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妙行,不要小看念佛二字哦。

《藕益大师示念佛法门》中讲得清清楚楚,你们一定要看看!念佛要不夹杂,试问你们念佛时真的能一心不乱吗?不可能的,念了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妄念有多少,别说七天七夜了,就是两分钟都难。以妄心念佛,如何往生?现在都不能静下心来念佛,谈何往生?往生之时,冤亲债主现前,自己身心又在承受巨大的痛苦,这时根本就想不起念佛呀!所以平时要训练自己的念佛求生之心呀!

别指望临终十念往生了,不可能的。临终十念往生是针对未听闻佛法的人说的。临终得遇大善知识开导,忏悔念佛!还要深信、切愿、真行呀!十念往生是要备有多少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想临终时能念佛往生,现在就要积累资粮呀!岂有一步登天,不劳而获之理?

《弥陀经》中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经中说的善男子、善女人,能于七日之中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必能往生。可是想想看,我们是善男子、善女人吗?善的标准是圆满十善,我们奉行的圆满吗?我们奉行了吗?所以说这里的条件我们不具足啊!所以,人天善趣没份的事,极乐西方能去得了吗?所以我让你们看我寄去的书,明理了才知道怎么做。有多大的心量,就有多大的福报。所以,你们要把心量放大,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凡事做感恩想。这样就不会烦恼了,不然的话,自己烦恼有何用?

果真把书中所讲的做到了,决定成就!爸、妈,凡事多想想别人,做做换位思考,就会少一些烦恼,何况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未来的诸佛,供养他们是应该的,不要与他们计较那么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要懂得培福啊!福在哪里?就在日常待人、接物、处世中培,多帮助他人,自己吃些亏,就是培福,但这个福不能培得太迁强哦!不要以为自己吃亏了,就一肚子的不高兴,你这一念嗔心,是在损福啊!培福还可以在念佛、拜佛,诵经等佛事中培。学佛,学佛,你不念佛,不拜佛,你还学什么佛呀?所以你们一定要念佛、拜佛!!!这是主修,其它的一切都是助修,不要本末倒置哦!

还有,供桌上不可乱摆东西,要对佛像生恭敬心!佛前的水一定要一天换一次,早晚一定要烧香念佛,拜佛!一定一定要。供桌上佛像一定要天天擦,用一块新毛巾,新盆子,专门擦佛像、供桌。对佛宝、法宝一定要生起恭敬心啊!若生轻慢心,果报背不起啊!更别谈往生了!不恭敬就是不信,不信怎么可能往生?爸、妈,举头三尺有神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谨慎,动一个念头都有记录的,能不畏焉?

恨不得把我懂的全告诉你们,但我的时间有限,而且我写的手都酸了,目的就是想让你们真信佛,念佛,拜佛,学佛!恳切之心,无法用文字形容,天地可证!月可令热,日可令冷,吾心不可令异!爸、妈:再一次的请求你们:信佛吧!学佛念佛吧!发愿吧!十方诸佛都念阿弥陀佛,我们怎么能不念?

佛出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思之!思之!

今生一定要成就啊!而且还要发救度一切众生的悲心!要学会思惟呀!生活中会觉照呀!

自己去悟,去观察,要比我讲给您听强得多呀!要做个有心人!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有见此信者,皆发求生西方之切愿!

此致!

敬礼!

孝女:心持合十

(南京鸡呜寺心持法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问: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念珠的数目就是你将来往生净土的日期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亲李氏,年到四十岁,吃长斋...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推荐】把所有的愿望愿景,寄托在这句佛号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要有跟别人分享功德的胸量

欣乐作意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太虚大师痛感早期佛教改革运动之失败,并为反击社会上...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识」: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学佛首要就是听闻佛法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我们刚开始学佛...

【佛教词典】哑羊

(譬喻)羊之哑者,譬至愚之人也。梵E?amūka。...

【佛教词典】化法四教

天台宗之判教学说。谓佛陀教化众生之教法内容有藏教、...

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该怎么解决

问: 为什么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越精进越难受,而且近...

【推荐】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

世间人都爱黄金,但真正修道人爱刹那静

打禅七的殊胜因缘,确实是难分难离。马祖门下庞蕴居士...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

常见的居室异味消除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居室空气清新,可是由...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吗

窃谓末法世界,于禅、教、律中,能断惑证真,现身即出...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没你混的好,但是也有很多人...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 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