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大安法师  2015/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要修到阿罗汉的果位,淫欲的念头方可断尽,如此看来我等凡夫想出六道轮回是非常困难的。但净土法门又说任何众生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乃至十念,必得带业往生。这一难一易两种说法,如何理解?矛盾吗?

大安法师答:《楞严经》,佛门当中称为开悟的《楞严》。从《二十五圆通章》来看,先要了解真妄二心,然后要以不生不灭的那个因获得不生不灭的果位。那要找到不生不灭的因,就是叫作舍识用根,舍那个分别识,用不分别的那个性,比如见性、念性、耳根的闻性,是谈这个。所以二十五圆通指向的是你要证得圆通,证得圆通就是破无明的境界,至少是破一分无明。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生灭灭已,寂灭现前”,那马上证得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那个体性,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他马上就有三十二应、十四种无畏、种种的应化身,这些都至少是圆教初住的水平。圆教初住的水平,从断惑的程度来看,要断见思惑。断见思惑,这里的谈淫欲的心,属于思惑的范围。淫怒痴三毒烦恼,这是欲界众生最难断的。所以从小乘果位来说,断见惑的初果圣人,他还有淫欲心,正因为有淫欲心,他才会有七次往返天上人间,还要七次来这个世间。到了二果斯陀含,他的淫欲心比较薄,还要来一次。证到三果阿那含,他就没有欲界的淫欲心了,他就生到五不还天,五净居天,在那里断上二界的思惑。那离开饮食男女,就是初禅就没有这个淫欲了,他就可以生到色界天。

所以,自力法门竖出三界是很难的,凡夫想断这个淫欲心很难。众生烦恼越来越重,业障越来越重,这个淫欲的烦恼是越来越重。你只要看看网络、报纸、小说,这些都是这方面的烦恼,越来越重。

了解到这个问题,凡夫想靠自力断见思惑出轮回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事实。这要有自知之明。就在这种情况下,才凸显了净土法门的这种重要性、必要性和急迫性。也是阿弥陀佛见证到他方世界的众生尤其是五浊恶世的众生断这个淫怒痴三毒烦恼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才用悲心来发四十八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建立六字名号,令我等众生信愿念佛,感通佛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拿莲台来接引,带业往生。所以既然带业,就是你有淫欲心,有淫欲的行为也没有关系。

为什么居士能够往生?居士他就没有断淫嘛。但是你不能邪淫了,正淫是允许的。这是属于特别法门。本来上楼梯,上一百零八层楼梯是要爬楼梯的,但有一种特别法门给你安了一个电梯,一般是没有这个电梯的,阿弥陀佛太慈悲了,给你安了一个电梯。你只要坐上了电梯,哪怕你是一个残疾人、连楼梯都爬不动的人,你也可以“唰”一下子到了一百零八层的顶层去,很快。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怎么下功夫

2015年9月24日,受大安法师委托,《净土》杂志编辑部一...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思慕净土,莫再彷徨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弥陀甚易念 净土甚易生

曾读古德的净土开示,有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之语,...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往生成就四种不退

极乐世界的四土有特别之处,奇妙之处,就是四土也圆融...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不能...

求戒容易持戒难

唯佛才能制戒。为什么唯佛才能制定戒呢? 因为人性当中...

【佛教词典】四圣谛真俗分别

【四圣谛真俗分别】 p0461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问:...

【佛教词典】转依义别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   一、能转道 此复有二:  ...

【推荐】如果常做某一类的事,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

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

修净土的人不要忽略发愿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

【佛学漫画】不着相

【佛学漫画】不着相...

人生如果是场梦,那么它又有何意义

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

念佛念经时流泪是好是坏

原文: 念佛发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

被牛感化的斗牛士

这张不可思议的照片,记下了斗牛士Torero Alvaro Mun...

如何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光的护佑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一切处,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

为什么一梦见保家仙,身体就生病

问: 我妈妈信仰佛教几十年了,现在除了住在家里之外,...

丑脸人与丑脸比丘

自古以来,天下父母都是爱护子女;但是却也有少数人违...

劝持五戒诗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